五中全会为钢铁业发展指明方向
2016-01-18
IP属地 吉林71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于10月29日通过。公报告知国人,虽然我们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建材网】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于10月29日通过。公报告知国人,虽然我们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钢铁产业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走出困境,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钢铁素有“工业的粮食”之说。作为最基本的工业原材料之一,钢铁在房地产、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铁路、交通、石油、化工、能源、电力、水利、军工、国防、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众多行业和领域都有着不同的需求。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钢铁产量已占全世界的一半,但实际需求量大约只有全球的40%。因此,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供应过剩局面。由于10多年来的无序扩张和迅猛发展,国内钢铁产能已经大量过剩,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行业的发展进入最困难、最低谷、最危险、最迷茫的紧要关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了,它为我国钢铁产业摆脱困境和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不仅要做钢铁大国,更要成为钢铁强国。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于10月29日通过。公报告知国人,虽然我们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钢铁产业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走出困境,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创新发展 钢铁产业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企业的发展应当把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争当引领型企业。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干部、员工大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数据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构建钢铁产业新体系,不仅要做钢铁大国,更要做钢铁强国,为培育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产业,早日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和顺利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发展钢铁产业现代服务业行动,走“制造+服务”之路。构建钢铁产业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系、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员工创造力。 (二)协调发展 钢铁产业必须牢牢把握国内钢铁生产总体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企业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整体性。钢铁产业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三)绿色发展 钢铁产业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更好地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全会公报精神,无力达标或者无法严格遵守新环保法的钢铁企业还是及早转型、尽快退出为好。 (四)开放发展 钢铁产业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渠道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钢铁产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扩散或迁移是大势所趋,国内钢铁企业应及早准备,包括各种市场调研和实情考察,等等。 (五)共享发展 钢铁产业要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发展动力,增进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钢铁业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企机制,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超过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论规模,全球总产量中国占一半,全球10大钢厂中国同样占一半,但论技术水平、论钢材价格,中国却不能领先。同样地,虽然中国技术人才数量不少,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却很稀缺,少之又少。因此,实施新的更为有效的人才战略颇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