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潜在供应充足
2014/2015年度我国棉花供应总量约2080万吨,消费量约720万吨,明显供大于求,库存继续累积达1480万吨。2015年,因产量下降导致供应量下滑至2010万吨,需求小幅下降至713万吨,库存小幅下降至1417万吨,但仍处于高位。其中,供应包括国储棉、新棉、进口棉、企业手中的结转库存。截至2015年年底,国储棉存量仍在1015万吨左右,可以说是占据供应量的半壁江山,这一部分其实是无法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需要相关部门抛储才能形成有效供应,所以我们把此定义为潜在的压力。
2015年进口棉受配额数量制约,供应有限,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继续严控棉花进口,关税内进口配额仍限制在WTO的约定底线89.4万吨的水平上。涉棉企业手中的存棉在市场仍普遍看空后市的背景下存量较低。单就本年度产需来看,国内棉花总需求量在713万吨左右,530万吨的新棉供应量加上89万吨的进口配额,尚有缺口约90万吨。而且去年7月—8月20多天的高温天气影响新棉质量,出现纤维偏短、马值偏高等各种问题,导致高品质棉花相对紧缺,不排除在近阶段新棉上市集中期过后,随着棉源的缩减,在国储棉抛售前,市场存在一定的反弹空间,但仍不会走高,因为市场预期今年3月左右国储棉可能会抛售。
棉纱进口冲击仍在
2015年进口棉冲击明显减弱,但进口纱仍压制国内棉花市场。随着内外盘价差的拉大,国际棉花价格已经不占优势,1%关税进口尚有优势,但配额数量有限。所以2015年棉花进口数量不断萎缩,前10个月棉花进口数量仅120万吨,远低于2014年同期的208万吨水平。2016年我国对棉花进口仍采取严控措施,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仍维持WTO规定的最低限额89.4万吨水平,棉花进口对国内的冲击不大。
种植成本给予棉花以底部支撑,但由于国储棉可能会抛售以及需求疲弱,棉价上行仍显得力不从心,陷入涨跌两难的局面,再加上成交量、持仓量萎靡,棉价恐难有趋势性表现。
操作上,棉花市场年内出现单边行情的可能性并不大,整体上在10500—14500元/吨之间高抛低吸操作为主。时间节点上,3月前市场压力偏小,之后抛储压力增加,市场或仍有下探之需,随着4、5月新年度棉花播种之际缩种预期对市场构成支撑,棉价存在筑底后逐渐回升的预期。1701合约上市后,可考虑买1605卖1701操作,临近3月注意转变方向。3月抛储预期实现的话,则在此前后可进行买1701卖1605或者1609的操作。
棉花市场年内难现趋势性交易机会,这种情况下,建议纺织企业整体随用随买为主,基于对棉价有效上涨难现,但波段上涨可期的判断,棉企可适量在11500元/吨下方逢低补库远月合约。而前半年一旦出现期现套利机会,建议贸易企业卖出1605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