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环境有创新 构筑发展新支点

   2016-04-11 910
导读

吉林高新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十二五期间,吉林高新区大踏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在充分扩大现有平台资源作用的

        ——吉林高新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十二五”期间,吉林高新区大踏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在充分扩大现有平台资源作用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整体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创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高新区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先后组建了电力电子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搭建了涵盖电力电子检验检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软件测试研发、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移和风险投资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服务平台。

  同时,高新区还注重加强产学研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深挖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研发机构科技资源,探索合作共赢的技术转移市场化运作模式,将高科技项目和人才引入高新区。

  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户;拥有创新型科技企业8户;战略性新兴产业36户;科技小巨人企业25户。拥有企业技术中心2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6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12个。体现了较高的科技企业集中度。

  提升孵化层次,加速成果转化

  高新区拥有创业园、吉林软件园、民营科技园、松白工业园等孵化基地,其中国家级3个,孵化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410家。

  正在建设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已经形成集聚效应,已有东忠大仝等33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入驻。吉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还组建了创业导师团队,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和一对一指导。

  人才实训基地——吉智工场已经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培训大学生1500余人,为东忠大仝等企业输送专业人才90余人。

  大学生创业的摇篮——“青年创业工场”里有2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从事软件开发、互联网+、多媒体设计及管理商务咨询服务等行业,带动了近百名大学生就业。

  通过努力,高新区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孵化能力和层次不断提升。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2010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科技孵化机构数量、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稳居全市之。五年来,全区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个,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6个,累计授权的发明专利数超过100件,拥有各类商标共265个,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26项。

  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动“双创”

  高新区积极抢抓各类发展机遇,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夯实各类要素和载体,点燃创业者心中的“创业火种”。

  人才是创业基本、也重要的要素。“十二五”期间,高新区积极完善人才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营造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和储备人才的良好环境,打造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人才集聚区”。

  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已初显成效,留学生创业园共引进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05人,创办企业98家。

  高新区还依托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各类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广泛吸引高新区急需的各类人才进区创新创业。高新区拥有3个省级的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博士创业68人,在研项目90多项。

  随着新产业注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将在高新北区建设科技创新城等机遇的到来,“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着重在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现代化等领域继续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更多经济发展新支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915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