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全国工业整体环境低迷,部分指标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辽源市龙山区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前七个月全区工业总量虽然呈现下滑态势,但转型升级成果较明显。
一、结构调整,工业生产呈现新常态
(一)主要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超七成行业产值正增长。全区22工业行业中有17个行业实现产值同比正增长,占比达到77.2%。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同比正增长,有色金属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同比增幅,分别为13.54%、6.6%、5.7%。合计实现产值55.2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36%。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较好。作为辽源市龙山区的重点行业,1-7月份全区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专用装备制造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合计实现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1.7%,随着企业逐步加大生产经营,所占比重呈逐月提高之势。
——有色金属加工业逐步做大。作为辽源市龙山区龙头企业代表的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1-7月累计实现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实现利润3.45亿元,占全区利润总额的84.3%。
(二)民营经济显现较好发展势头。近年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辽源市龙山区民营经济显示出较好发展势头,截止7月末,全区57家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5.48亿元,同比下降2.5%,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9%,民营企业产出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民营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亿元企业队伍壮大优势明显。截至7月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的达4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70.68%;超5亿元的有7家,与上年同期持平。超亿元企业共完成产值171.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7.5%,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亿元企业的增多,表明全区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和经济实力在进一步提升。
(四)中小企业后劲较强。尽管面临融资难度加大、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等压力,全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仍然呈现出逆势加速的良好态势。截止7月末全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5%,全区规上小微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9.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4.9%。中小工业企业已经是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变道减速,工业生产有待解难题
难题一,高基数下难续正增长。三年来,辽源市龙山区规模工业产值总量持续增长,始终保持在全市5个县区中位。经济基数不断增大。1-7月份,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6.2亿元,同比下降2.4%,近10年以来辽源市龙山区工业产值次出现负增长。
难题二,主导行业比重呈现下降。作为主导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多年培育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至7月末累计实现产值7.59亿元,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不断调整,规模呈收窄趋势,同比下降45.5%,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4%下降到今年的4.2%。
难题三,出口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影响,全区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呈持续低迷态势。全区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69.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交货值0.1亿元,增长下降-74.1%,出口形势下行,工业经济回升将面临较大压力。
难题四,企业对经济下行准备不足。二季度景气调查显示,只有23%的调查企业对本行业总体运行持乐观的看法,消极情绪明显。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资金紧张,46.15%的调查企业认为生产经营中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二是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减少,53.84%的调查企业认为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企业融资难与订货量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将严重制约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的提高。
三、多管齐下,工业生产释放新活力
辽源市龙山区的工业企业基本还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很多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产品高附加值的企业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工业增长速度回落的情况下,要继续调整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同时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促进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和高效益增长。
(一)继续优化结构。坚持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品牌、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重大工程。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三)完善企业服务。按照严进严管的原则,完善监督检查制度,督促企业做好网上直报产、如实申报数据等“红线”。
(四)寻找经济亮点。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持续扩大规模企业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