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全球发达国家已备受关注,美国、德国、法国等纷纷提出了相关战略,其着力点都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进而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今天,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央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从而掀起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热潮,这意味着,“新常态”下,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四平市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倾力打造商贸物流强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探索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2013年以来,四平市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已建有2.5万平方米的综合孵化楼,2000平方米的标准办公区域以及1万平方米的创业公寓。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和载体功能逐步完善,四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利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这一载体,四平市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创建四平市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既为全市互联网经济提供了强力的智力支撑,又给大学毕业生们创造了创业就业的机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电商企业140多家,网店5000多家。李连贵熏肉大饼、郑家屯五谷杂粮、宏宝莱生榨、金士百啤酒……这些四平特产已进驻阿里巴巴。作为农业大市,四平市把加快农业农产品经营与电子商务融合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一条互联网农业经营体系的道路,以“好家乡”、“指尖上的财富”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平台异军突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在四平市政府的努力下,亿赞普中国—东北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国粮食协会放心粮油平台等大型电商平台和豪德、吉高等大型智慧物流企业先后入驻四平,这必将使四平市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市的互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我市应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宽松的电商发展环境。应立足四平实际,研究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推动完善有线宽带和移动网络覆盖,特别是支持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网络维护,强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等流通体系建设,破解制约电商发展的瓶颈障碍,打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突出四平特色电商发展。运用“互联网+”模式,围绕重点产业、特色行业、优势产品,整合利用各类有效资源,优先发展具有四平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做强特色电商产业。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共赢合作,扩大四平特产网络销售,加大域外知名电商企业引进力度,培育壮大运营服务、网络推广、分销服务、仓储物流等,推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进行对接合作,有效提升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促进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培训。重视电商实训和人才培养、园区孵化等电商人才基地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社会化培育结合的办法,开展公益性普及和实操培训,大力孵化和培育卖家。推动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联合办学,探索电商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新机制。
进一步加大电子商务应用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电子商务工作的宣传引导,利用各种行之有效手段,宣传普及推广电商知识技能。大力促进传统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社会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率和应用水平。加速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农村电商环境,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农产品”的新兴流通模式,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重点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依托技术开发实力强的电商企业,采取政策引导,企业自主投入等多元投资形式,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需求和相关增值服务,实现商品消费更加精准,服务消费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