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阔步前行,共赴小康之约,延边不落一人。
截至2020年,全州现行标准下的4730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04个贫困村出列,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2.2%下降至零;
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36元增加到2020年的13024元,年均增长率为30.54%。贫困群众“两不愁”水平显著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部解决;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一大批具有延边特色的食用菌、中药材、延边黄牛、绿色大米、特种养殖扶贫产业基地集群发展,连片建园;一大批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新业态扶贫亮点纷呈,地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五年来,延边州打好精准牌,按下快进键,拧成一股绳。绘制蓝图,全面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到根上,扶到点上。
创新模式:开辟致富奔小康新路径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延边州立足州情,积极探索,创新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脱贫经验做法,其中,部分优秀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
2020年8月22日至8月28日,延边州8个县(市)的58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赴浙江省宁波市参加了培训。通过学习交流宁波市创业致富带头人工作经验与做法,掌握了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验,参训学员既开阔了视野,又更新了理念,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本领。
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仅是延边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众多举措之一。通过孵化创业、引凤还巢、双培共育三种主要模式,延边州采取精心选育、能力培育等推进措施,实现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一改变”“两融合”“四注重”“五提升”目标。据统计,目前全州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275人,每个致富带头人平均带动贫困户3户及以上增收脱贫。
延边州在全国创新设立驻村干部党委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党委抓统筹、政府抓具体、组织抓督考”的领导工作构架,创建脱贫攻坚大督查巡查工作机制,创新制定并出台《关于在全州建立“一张网”兜底扶贫保障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意见》,把女60岁、男65岁以上深度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体系,目前共惠及贫困人口2.9万人。
创新“按劳分类”模式,明确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创新“基础金+奖补资金”收益分配模式,在每名贫困人口至少发放500元“基础金”的基础上,参考贫困户其实际参与村内事务、自主发展产业情况,对其进行奖励激励,推动形成“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扶贫收益分配体系。
建立“9882”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机制,规范产品认定。建立“企业+银行+消费者”“网络平台+企业+消费者”消费扶贫模式。积极对接知名网络购销平台,搭建长期销售渠道,建立甬延消费扶贫馆、京东延边扶贫馆等10个延边扶贫产品地方馆,支持企业以消费扶贫协作为契机,积极开拓浙江消费市场。
此外,延边州还代表全省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国脱贫攻坚综合业务培训班、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班、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业务工作培训班,开创了延边扶贫事业先河。
智志双扶: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
五年来,延边州因地制宜谋出路,积极探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打出一套精准施策、奏效有力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党规党纪新常态,十九大精神记心田,决胜小康齐动员,团结一心向未来……”这是汪清县汪清镇汪清村组织村民自编自演的快板,让党的声音响彻村屯的每一个角落。在延边,各级党校、农民夜校等也开展接地气儿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可以将党的好政策及时传递给群众。
五年来,全州各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千余期次,累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行业扶贫干部、包保帮扶干部、贫困村干部五类培训对象近4.5万人次。
脱贫攻坚以来,延边州党政主要领导深入贫困一线开展调研,访真贫、察实情、寻良策。其他州级领导也密集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制定出台《延边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延边州“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保障,科学制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建立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责任体系。
2015年以来,延边州着力构建“四梁八柱”政策支撑体系,累计制定出台抓党建促脱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及危房改造、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社保兜底等各类扶贫政策及措施文件100多项。
对标先进、查找不足,提升认识,凝聚共识。五年来,延边党政代表团远赴贵州赤水、重庆丰都等先行摘帽地区,学习脱贫摘帽先进经验。全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全员下沉,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实地调研,查民情、访民意、排民忧、解民难。
坚持目标标准,实行挂图作战,逐级压实责任。延边州推动州、县、乡三级全部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层层绘制路线图,层层分解任务书,倒排工期、倒逼销号。创新打造“党委抓统筹、政府抓具体、组织抓督考”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从严建立挂责问效工作机制,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建立贫困对象退出机制,确保退出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延边州强化问题整改、以案促改及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开通12317举报监督电话,接访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见证蜕变:筑牢保障网全民受益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延边州筑牢保障网,令全民受益,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向好的精彩蜕变。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曾是延边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如今,再到延边农村看一看,景象大不相同:“一间卫浴白瓷砖,抽水马桶坐中间。”厕所干净又舒适。
狠抓环境整治,提升生活质量。延边州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农厕改造3万余户,集中解决道路难行、院落破旧、垃圾乱放、人畜混住、生活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脱贫攻坚以来,延边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0.06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达71.96亿元,全部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狠抓精准识别,确立攻坚靶心。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五步识别法,针对“三类人群”,开展“两识别一核查一对比”,坚决做到“应纳尽纳”“应出必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狠抓产业扶贫,夯实脱贫基础。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金融机构+保险”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创建创业型、托管型和就业型的脱贫致富扶贫产业园区,确保收益保底、利润分红、稳定增收。五年来,全州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027个,实现贫困人口受益全覆盖。
狠抓兜底扶贫,筑牢保障网。创新推出“一张网”兜底扶贫保障机制;建设改造全州农村福利中心35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1051个,实现全州行政村全覆盖。
狠抓健康扶贫,防止因病致贫。全面落实全省新农合“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四减免”惠民政策,实现在管贫困人口健康档案、患者“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年度健康体检、三级定期随访五项服务全覆盖。
实施“三变”改革,拓宽增收渠道。打通到户渠道、做实到户链条、创新到户机制。同时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落实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深度贫困县汪清县实现跨省交易土地资产指标1020亩,实现交易扶贫收益金2.856亿元。
聚焦防贫保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抓产业、促就业、兜底线、强基础、优服务、扶志智等措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此外,延边州还深度挖掘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大力选树一批,培植一批,推广一批。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使全州上下进一步凝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共识。
数读扶贫:五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政策、资金、人力的聚光灯下,延边州脱贫攻坚在温暖中走过了五年,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了一份惊喜而亮眼的成绩单。
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15亿元,切实提升了70.87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8.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对全州977家帮扶单位、853个驻村工作队和304名第一书记,统一归口管理、统筹调度指挥,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包保、贫困户全覆盖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进驻。178家省州定点帮扶单位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累计投入和引进扶贫资金9.99亿元;
扎实推进志智双扶行动,探索推行“爱心超市”“积分银行”“微心愿”“美丽人家”等扶贫模式,全州已建成“爱心超市”708家,实现受益贫困人口25.7万人次;
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专项行动,目前全州483户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21个村、7469户贫困户、23895个贫困人口,产业帮扶投入资金1.48亿元,公益帮扶1917万元,就业帮扶476万元,技能帮扶24万元;
深化扶贫协作,共计组织实施援建项目244个,惠及贫困群众7.45万人次;
428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扶贫,直接投入和协调资金物资超过2.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0320人;
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扎实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州累计认定扶贫产品1327个,供应商130个,产品价值80.44亿元,覆盖贫困人口1.5万多人,实现销售额2.41亿元;
全州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达到4200元,高于全省平均标准。累计下拨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补助金30多亿元;
8县市全部建有二级或以上公立医疗机构,66个乡镇设有乡镇卫生院72家,在1049个行政村中规划设立909个应设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7个县市获批“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占全省三分之一。6个县市纳入“省级县域电商试点县”,9个镇、51个村获得省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2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4个省级电商“双创”示范园区,14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全州已建成村、镇电商服务站(点)1200余个,覆盖全州249个贫困村,贫困村覆盖率81.9%;
在全省率先推出《延边州建档立卡等家庭经验困难认定工作办法》,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资金,年累计补助资金1.24亿元,惠及学生累计8.178万人次。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77亿元,每年惠及3万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