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仅为世界各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文化和旅游是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疫情期间,虽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线下文化交流和跨境旅游也一度中断,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复苏,中国政府有效统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及时推出惠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纾困帮扶政策,推动复工复产复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受疫情影响,很多文化交流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依托近年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红利,线上演出、展览、娱乐等线上交流活动另辟蹊径,大放异彩,惠及国内外受众,不仅对帮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度过难关、恢复生产取得了积极成效,也为常态化疫情条件下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文化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复苏和繁荣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还完全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彼此间的人文“云交流”并未停止脚步。
临近年底,各项国际间线上文旅交流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11月6日是中国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中意首次以云端汇演的方式庆祝两国建交。演出在建交日当天于中意两国多家网络平台播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部长达里奥·弗朗切斯基尼分别以视频形式致贺词。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共同举办的“庆祝中意建交50周年线上文艺演出”也汇聚了中意两国“国家队”的豪华阵容——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意大利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意大利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意大利Daniele Cipriani娱乐公司等两国知名艺术机构参演。参加演出的中意两国艺术家包括指挥家范焘、安东尼奥·帕帕诺,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安德烈·奥比索,钢琴家陈萨、弗朗西斯科·利贝等。艺术家们以“美好·未来”为主题展开云端对话,庆祝中意建交50周年,颂扬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美国家展会也基本停滞。对于众多海内外企业而言,中国在此期间举办的一些国际会议、展会,采取“线上+线下”的举办方式,跨越国界限制,突破疫情阻碍,用创新、开发、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已成为疫情背景下获取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助力“一带一路”文旅交流的重要平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磅礴力量。
11月9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与欧盟教文总司合作举办的中欧文化研讨会就选择了线上举办的方式。研讨会以“创意产业企业家如何通过文化遗产应对城市挑战”为主题,探讨如何将创意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以应对全球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来自中欧学术研究机构、文物保护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通过中国和欧洲城市,特别是东亚文化之都和欧洲文化之都当选城市的典型案例,阐述文化创意企业家和文化创意网络在构建和推动创意生态系统升级中的作用和责任,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观点,分享经验。
11月8日至10日,第15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浙江省义乌市举办。本届博览会最大亮点就是开启“线上+线下”会展联动新模式。充分利用线上互动性、及时性、高效性、持续性特点,建立线上交易博览会,实现信息发布、产品展示、预约洽谈、即时通讯、在线交易等多种功能。线上博览会兼顾PC、微信和小程序等界面平台,实现线下活动同步直播,并按需开通各省(区、市)直播专场,组织特卖日、消费券发放等活动为线下引流;在多个新平台同步推送相关直播;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持续为参展商和采购商对接洽谈、精准匹配搭建平台,促成最终交易达成。主办方还设置了许多配套的线上线下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设计布局的序馆中,专门开辟“非遗+旅游”展区,集中展示近年来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及非遗进景区、非遗扶贫的重要成果。线上配套活动包括云上开幕式、世界旅游联盟·义乌对话、“共生共荣”文旅商品线上特卖日、共享直播、各省区市直播专场活动、消费券活动、我是城市拼图王、美食评选活动、短视频评奖等活动。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也首次创办云上东博会,采取“实体展+线上展”的形式举办。11月23日,云上东博会正式上线运营,给中外企业免费提供线上展示、在线洽谈和会议、直播推广和跨境电商等功能。云上东博会设置中国商品馆、东盟国家馆、特邀合作伙伴和“一带一路”国际馆,提供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链接服务,观众可通过云上东博会平台实现一站式采购中国、东盟10国及其他国家商品。同时在网上举办线上跨境采购对接会、网红带货直播、东盟产品推介会等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系列高层论坛、东盟国家推介会、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也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在云上东博会直播。云上东博会平台可同时举办多场云上会议,针对境内外不同语言、不同运营模式的展商,支持多声道输出,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国旅游业重启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数百万人带来希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罗利卡什维利9月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说,中国的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复苏举措为全球起到示范作用,旅游业的快速复苏也将令全球受益。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会上建议旅游企业危中求机、蓄力储能。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注重加强能力建设,谋划发展思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同时,根据疫情的变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恢复旅游市场。特别是要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智慧旅游,推进预约、限量、错峰出游,提升旅游的发展质量。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卓农·谢拉利对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步伐表示肯定。他说,中国利用线上旅游、“云端展览”等现代化技术提供“无接触”服务,成功推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这些措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创新可以改善各国旅游状况,加快旅游业复苏脚步。”
“我们很关注中国的动向,并对中国恢复常态的速度感到钦佩,特别是在国内旅游方面,中国凭借着强大的领导力和有效的措施,为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卡塔尔国务大臣、卡塔尔国家旅游委员会秘书长,卡塔尔航空集团CEO阿克巴尔·贝克表示,越来越多的潜在旅客将安全性作为旅游条件之一,卡塔尔启动了“卡塔尔清洁”项目,以在重新开放旅游业的过程中控制疫情。
阿联酋国际合作事务国务部长、迪拜世博局主任莉姆·哈希米表示,自疫情伊始,阿联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检测和追踪程序,限制病毒传播,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和监管的角度支持小企业,推行刺激计划,通过对数字技术和当地供应链的长期投资,来降低创业和做生意的成本。在过去的几年里,赴迪拜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中国游客是阿联酋旅游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她希望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世博会期间,开通更多的航班,并推出开放天空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行动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提高各国及其人民的社区参与度。
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困难,但新的机会也在不断地涌现。令人鼓舞的是,以线上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旅产业逆势增长,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云演出、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演艺”促进云演艺快速发展。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项目——第21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将于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举办,共邀请24个国家,42台演出,其中线上播出31台。中国实施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将继续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加强文旅产业交流合作,共同开发符合民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的优秀文化和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