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炝子里的坚守

   2020-11-25 吉林日报1020
导读

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扎根在长白山,奉献着一腔热血;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行走在林海雪原,丈量着这里的山水;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炝子里,保卫着生态资源……你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未曾见过他们的模样,今天,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聚焦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诠释这群护卫着长白山的巡护员!镜头一:11月

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扎根在长白山,奉献着一腔热血;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行走在林海雪原,丈量着这里的山水;你是否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炝子里,保卫着生态资源……你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未曾见过他们的模样,今天,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聚焦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诠释这群护卫着长白山的巡护员!

镜头一:

11月3日6时,天刚放亮,在距离西景区山门15公里处的老维东炝子执勤点,炊烟已从烟囱袅袅升起。炊事员耿伟早已把一大锅热水烧开,队员们有的去河里取水,有的用热水洗漱,有的正在整理屋内卫生……

这是目前长白山区域最后一个用塑料布和帆布加木头搭建的炝子,这是为每年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时,派专人到这里巡护,确保无森林火灾和红松种源安全而设立的巡护点。自2020年9月14日秋防入驻以来,9名巡护员就在这不足30平方米的简易塑料棚炝子里坚守。

在这个长方形的炝子里,以通铺火炕为主,西面墙上有用来发电的太阳能板,外屋是烧热水的铁锅,屋外是厨房。“每天睁开眼睛虽然火炕是热的,但露在外面的脑袋冻得发凉,炝子潮湿,靠门的地方已经上霜……”记者李少元、韩有权连续两天和巡护员一起,体验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说起这两天的感受,两位年轻的记者坦言:这里条件很艰苦,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每天用脚步丈量这片森林,真的很辛苦。

“517!1703呼叫,夜间无异常,我们今天出动8人将对老维东一带进行巡护……”7时整,巡护组组长郭增强按时向长白山保护中心汇报昨夜的情况和今天的工作计划。

镜头二:

7时50分,早饭后,8名队员分成两组,正副组长各带一组,背好行囊,按照每人10公里的路程,开始了对老维东区域的清区巡护工作。

位于长白山核心保护区域的老维东炝子,主要负责红松种源的重点保护和秋季防火任务。

1703巡护组副组长郑跃升带领韩雪健、张玉、张祎,走进红松林巡护不到一公里,一颗拳头大的红松塔突然掉到距离韩雪健不远的地上。他淡定地拾起红松塔说,他曾被松塔砸过两次,还挺疼。因为红松树很高,松塔从树顶掉下来的“威力”,不亚于篮球砸在头上。队友们风趣地称之为“鸿运当头”。

今年是红松塔的小年收获期,所以今年防盗、防火和生态保护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郑跃升见我们似懂非懂的样子,就停下脚步,手指着红松树上的松塔说:“别小看这红松籽,它的经济价值很高,目前三十元一斤,背一百多斤出去,就是三千多元的收入。”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就有人盗采红松种源。红松种源也是松鼠、灰鼠以及野猪等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如果没有了红松种源,就会对长白山生物链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也是我们保护红松种源的目的所在。”郑跃升郑重地说。

镜头三:

15时30分,太阳西下,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巡护工作,从不同的方位,向老维东炝子集结。最先回来的赵辉,放下背包,就到外屋把炉灶用松木明子引着了。望着灶膛里的火越着越旺,他长舒一口气。

晚饭是炊事员耿伟给大家精心烹制的蒜苔炒肉、炸花生米、拌干豆腐丝、炒油菜、一碗辣椒酱,米饭。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吃相,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厨房墙上的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温度是零下10摄氏度。耿伟说:“能在这样的低温里,让队友们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心愿。”

“再给我来一碗!”坐在炕里的张玉将饭碗递给坐在炕沿的赵辉,“耿大厨的饭菜做得比我媳妇做得好吃。”张景林一边给对面的耿伟碗里夹菜,一边称赞着。

镜头四:

19时,巡护员们又走出炝子,对附近河流进行巡护,此时气温零下15摄氏度。这个时节正是长白山林蛙从山上下河越冬的季节,有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下河捕捉林蛙。20时15分,队员们夜巡回来,有的冻得嘴唇发紫,有的搓着手、跺着脚跑进炝子,迅速上炕取暖。组长郭增强则站在炝子中央,对今天的巡护工作进行总结。

一天的工作结束,到了休息时间。山里没有信号,在这里看微信、发微博、刷视频都是奢望。于是队员们有的下围棋,有的看书,有的打开电脑看存储在里面的故事片……

这时,组长郭增强和炊事员耿伟端来两盆热水。按照惯例这是给当天步行最远的赵辉和郑跃升洗脚,郭增强一边给赵辉洗脚一边给他的脚部按摩……

正在给郑跃升洗脚的耿伟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在艰苦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困难面前做出表率……”

镜头五:

“此时此刻你最想与亲人说什么?”记者的话音未落,24岁的张祎黯然神伤。“妈妈前几年突发脑血栓,一直瘫痪在家。虽然说她今年恢复得很好,但行动不便仍需要人照顾。而我在这大山里不能回去尽孝心,在此我想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我爱你!’”情到深处,他早已泪流满面。

“老婆,你一个人在家照顾三个月大的孩子,辛苦了!”“放心,我一定在这儿努力工作,为了长白山的森林保护事业发光发热,争取年终拿个奖状回去。”31岁的郑跃升的眼睛里迸发出热烈的光芒。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感情的闸门此刻一下子奔涌而出,那热情仿佛能够驱散冬夜森林中的阴冷……

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的硬汉:张祎、韩雪健、赵海、赵辉、张景林、耿伟、郑跃升、郭增强、张玉。

问他们何时回家?他们豪迈地说:“待到大雪覆盖山峦,我们就能把家还。”

……

这些护林硬汉舍小家为国家,在艰苦的环境下,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的绿色森林守护者的无私奉献,才书写出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6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传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吉林日报原创作品,作者: 吉林日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38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4000085670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4000085670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