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小康路上的“梅城”答卷

   2020-11-19 吉林日报690
导读

久困于穷,奋之小康。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在梅河口大地徐徐展开,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版图上,变得越来越清晰。5年来,梅河口市牢牢把握“六个精准”脱贫方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6亿元,1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

久困于穷,奋之小康。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在梅河口大地徐徐展开,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版图上,变得越来越清晰。

5年来,梅河口市牢牢把握“六个精准”脱贫方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6亿元,1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22户4085人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标准。

产业扶贫

“多点开花”打造致富“聚宝盆”

初冬时节,位于梅河口市双兴镇双兴村的新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7栋吊袋大棚内,十多位村民正穿梭其间,采摘、晾晒……

65岁的双兴村贫困户白桂彩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曲,不时与身旁的村民会心一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谁曾想过眼前这个乐观向上的人曾经也因生活犯过愁,丈夫失明没有劳动能力,家里顶梁柱垮了,白桂彩整日唉声叹气。

“这两年,镇里和村里没少帮我,自从村里有了扶贫产业后,我便到这里打零工,每年还能领到分红,日子越过越甜!”话语间,白桂彩的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

如何完善产业扶贫带贫的新模式新思路,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梅河口每年都以新政策、新投入、新项目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产业兴、收入增、脱贫稳。市产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专家服务团、产业项目“智囊团”相继组建,413名扶贫产业发展指导员覆盖到有贫困人口的255个行政村。编制《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明确《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自2018年至2020年每年设立食用菌产业扶持资金500万元,优先给予自主创业发展香菇、木耳等项目的贫困户补贴171万元。5年间,仅扶贫产业就投入财政资金7549万元,发展市、乡、村、户4级扶贫产业项目68个,覆盖到全部贫困人口。

双兴镇有近20年的木耳种植历史,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梅河口市通过政府专项扶持、镇政府和农电局帮扶、贫困户入股等多种筹资方式,2016年投入资金1040万元建设了占地4万平方米的木耳产业示范基地——新盛木耳菌包厂。通过利润分红增收、安置就业增收、产业扶持带动3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合作社先后为贫困户分红近70万元,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同为扶贫产业,梅河口市在省级贫困村山城镇保兴村,建设了年产4万吨山泉水项目,规划发展的综合性扶贫产业基地,让更多贫困户看到了致富希望。

与此同时,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卖点,保兴村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棚膜经济,规划投资7500万元新建300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并且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采取租赁企业分红,贫困人口优先雇佣的方式,确保产业发展专业化、可持续。

截至目前,梅河口市形成了以饮用水、食用菌、中药材、棚膜蔬菜、畜牧养殖为重点的特色扶贫产业群;保兴泉山泉水厂、烨盛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新盛木耳菌包厂壮大成为扶贫产业三大龙头项目;以省级贫困村山城镇保兴村为试点,初步构建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新架构。2020年,全市产业扶贫年度总收益预计可达378万元,人均增收924元。

就业扶贫

授之以渔,“造血扶贫”让脱贫“饭碗”更牢固

“来,老爷子,咱们喝点水,一会给您擦擦身子再按摩一下……”

从上个月开始,海龙镇先锋村的原贫困户孟庆贵有了一份新工作,在柳河县做居家养老护理员。

“我是因病致贫,很多年都没办法出去打工,后来市人社局说有技能培训,参加考核以后取得了职业资格培训合格证,上个月开始住家护理一位老爷子,每月工资3000元,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重新上岗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通过采访得知,像孟庆贵一样重新上岗的贫困户还真不少。

据统计,梅河口市针对1453人贫困劳动力累计开展专场招聘会21场,开展“上门服务,送岗入户”活动,提供就业信息8000余条。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技能培训,开展网上家政服务、工程建筑、保安、种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实地培训中草药种植、家禽饲养实用技术,专项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认定“扶贫车间”2个、“星火站”1个。5年间,贫困人口务工人数占比由0.84%提升到16.8%,增长20倍;贫困户户均务工收入由222.67元提升到2386.44元,增长了10.7倍。

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是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梅河口市通过就业扶贫惠民增收,让贫困劳动力端稳端牢脱贫“饭碗”。5年来,汇聚就业扶贫合力,挖掘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精细服务,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市人社局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全部录入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成就业信息台账。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梅河口市人社局组成人社扶贫小分队多次对企业进行“上门服务,送策入企”。扶贫小分队对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企业疫情期间用工情况、用工需求以及吸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同时,详细向企业宣讲了“稳岗返还”、创建就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用好、用实国家优惠政策,积极吸纳贫困劳动人口,以帮助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人社扶贫小分队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上门服务,送岗入户”。通过“春风行动”“5·17助残日”“10月17日扶贫日”等大型专场招聘会,8次到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走访送岗活动。通过投放“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岗位推荐信”方式,收集整理了省内外50余家企业、2770个岗位信息,将岗位信息印制成册,向全市2244户贫困户发放,架起企业用工和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桥梁,全力做好就业扶贫“急先锋”。通过宣传、走访、送岗下乡活动,使120余人实现就业。

今年,全市2个扶贫车间带动13名贫困人口就业;1家就业扶贫星火站带动3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2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直接带动400多人就业、263人创业,其中贫困人口实现就业6人。

政策兜底

织密“保障网”,让贫困户腰板“硬起来”

“这两天心慌的问题好点没?今天过来再给你做个心电图,量量血压……”11月12日,在山城镇头八石村4组原贫困户王忠范家,健康扶贫第4小分队成员细心地询问着。

王忠范身患高血压、脑梗等综合疾病,老伴赵玉琴患有心脏病。近几年,夫妻俩从不敢看病到主动寻医问药,健康扶贫让两口子看病底气更足了。

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梅河口市全方位织密政策保障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施策,全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在医疗保障方面精准久治,巡回服务,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据了解,梅河口市因病致贫人口3201人,占比78%。26家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258个村卫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375名常驻村医定期上门巡诊,逐户配备专用药箱和常用药品。贫困慢病患者2446人全部办理慢病手册,患有30种大病的贫困患者全部得到救治。4085名贫困人口和62名贫困边缘人口全员缴费参保。“看病120”“服务111”健康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落实到人,累计就诊7671人次,报销医药费总金额1328.6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远、治病贵、报销难的实际问题。

医疗有保障,生命安全有人护航。在安居方面,梅河口市也将“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的承诺全面兑现。

一大早,海龙镇春光村的原贫困户佟凤学就把小屋烧得暖烘烘的。回想起原来居住的房子,老人很是感慨:“原来住的是泥草房,那老房子都住了60多年,地势低,下雨的时候屋里漏雨不说,还从外面往里淌水,冬天就更不用提了,怎么烧都不暖和。现在可好了,这房子结实,我们是赶上好政策、好时候……”

如今,佟凤学住在将近60平方米的房子里,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墙上贴着的房屋等级评定卡仿佛是一枚盖在贫困户的心里的印章,让他充满安全感。

脱贫攻坚以来,梅河口市对全市75000余户农村住房安全开展普查鉴定,对18444户四类重点人群住房安全进行等级鉴定。对历年农村危房改造遗漏和新增住房安全问题,采取建设集体产权周转房、房屋租赁、子女接养或养老院安置等方式全部解决,现有贫困户住房鉴定安全1055户,改造安全827户,保障安全358户。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完成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如果说居有所安是脱贫的物质保障,那么教育扶贫就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准控辍保学,让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经过普查,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4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177人。累计资助1440人次55.12万元,对325人次考入高校的贫困学生资助路费20万元,协助升入高校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2907人次,贷款金额2348.24万元。对8名身体残障学生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保障没有因贫辍学、失学现象发生。

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饮水安全管理,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累计投资1.11亿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村集中供水率提升到89.1%。今年为分散式供水贫困户新打深水井496眼,稳定保障饮水质量。通过初检加复检,全市农村470处集中供水水源和593户分散供水户水质合格率100%。

用李炉乡连山村6组原贫困户任桂芳的话说:“现在吃水都特别享福,寒冬腊月不用再去井里打水,早上接满一缸水足够用了。”

脱贫攻坚战即将胜利收官,贫困户的生活日渐起色,就连笑容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在曙光镇曙光村,低保户赵俊华刚从柜台领了低保金,脸上的笑容足以代表她的心情。

为了增强脱贫攻坚力量,梅河口市多举措保障,全方位兜底,让深度贫困群体没有后顾之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414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500元提高到600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线合一”。落实应保尽保政策,享受低保贫困人口从1156人增长到2074人,纳入特困供养人员从6人增长到7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66万元,特困供养金30.84万元,临时救助169人40.27万元。贫困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100%,代缴率100%。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补贴、改善环境、扶持项目,为14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实施医养结合救治项目,801名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无一掉队。

“保障网”越织越密,实施动态监测,长效帮扶,让贫困群众的好日子“长起来”。

通过构筑防止返贫5道防线,落实健康、财产双重保险。市、乡、村三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形成脱贫保稳的第一道“政治防线”。广大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共战贫困的渔水深情,形成脱贫保稳的第二道“亲情防线”。卫健、医保、住建、水利、教育、民政、人社等行业扶贫部门制定精准攻坚台账,定期核查比对,形成脱贫保稳的第三道“数据防线”。每年拿出300万元建立脱贫保稳基金,及时预警,及早帮扶,形成脱贫保稳的第四道“制度防线”。实行差异化分红,针对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贫困人口倾斜发放市级扶贫产业收益,建立脱贫保稳的第五道“产业防线”。每年为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给贫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上了两道商业保险,多重手段叠加保障贫困群众脱贫后真正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脱贫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没有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百村示范”引领,谱写脱贫振兴新篇章

一村一品,美景诱人。立冬过后,曙光镇东太平村里一派热闹祥和。

秋收的粮食推进了加工车间,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和墙体上彩绘的农耕文化透露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干净整洁的街路上,百姓们出入都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曙光镇曙光村村民顾善军说:“我们每个村的变化都非常大,百姓瞅着也高兴。像我们这岁数大的,没事儿出去溜达就觉得每家都像个景点似的,不光我们高兴,还有外地人来参观,我们脸上也有光。”

乡村美景是延续乡愁的寄托,也是乡村振兴的序曲。

山城镇河南村的太极鼓成为乡村游打卡点,小杨满族朝鲜族乡庆云村的特色文化广场也与别处风景不同,曙光镇安乐村的假山瀑布让村里的颜值大幅提升……这一幕幕的乡村新景与村民们的新生活相映成趣。

人居环境整治不破不立,梅河口市以“百村示范”为引领,将16个省级贫困村率先打造成为“百村示范”村,96%的贫困户家庭被评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让脱贫后的百姓生活展现出新的精气神。

从2019年以来,梅河口市聚焦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大美梅城的宏伟目标,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创建出150个示范村,由点到线、串线成面,集中连片,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大发展、大提升、大改善,率先走出了具有梅河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通过高位推动,扎实推进,把拆违治乱摆在示范村创建工作第一位,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开展“三清三改两拆”攻坚行动。从治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重点开展清垃圾、清粪污、清柴草行动。推进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户分类垃圾桶7万个、建设户用垃圾降解池3.6万个;结合散养畜禽整治行动,清除破烂畜禽圈舍4742个,粪污处理率达90%以上;巩固柴草垛搬迁集中会战成果,村屯内柴草垛全部迁到村屯外,集中统一堆放。市乡两级每年列支3300万元,从上至下建立了327支、1104人的专业化环卫队伍,配备保洁收集车辆1029台,实行定时定岗定责、统一车辆、统一工具、统一服装的“三定三统一”标准,保洁员全天候作业,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市转运处理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模式。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重点开展改墙、改厕、改箱行动。共拆除破旧杖墙15万延长米,新建21万延长米;清除破旧厕所4639个、新建1.5万户;为适应全市城乡垃圾收运处一体化的需要,投入760万元,新建水泥固定垃圾箱3728个,投资30万元,改造原建垃圾箱1278个。新建和改造的垃圾箱全部达到防飞扬、防恶臭、防渗漏的“三防”标准,农村垃圾箱的数量基本满足全市农村垃圾收集的要求。对私占公共用地违章建筑和院内简易棚厦进行全面拆除,建立示范村私占公共用地台账,清理村屯内主要街路植树台、广场、路边荒地等侵占公共用地及违章占地行为。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13000余处、拆除危旧仓房3613个、破旧玉米楼4514个。

全景建设塑形,打造独具特色“百村示范”典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园子、院子、屋子和景观”文章。注重汇集民智,让百姓成为“百村示范”创建主体。把满足农民所思、所想、所需作为创建“百村示范”的关键,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注重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门前三包”,动员农户有效开展房前屋后及室内卫生清理,拆违治乱规范物品摆放,种植花草打造庭院景观等活动。创建过程中,共组织农民粉刷围墙18万平方米,栽种花卉800万株,挖建垃圾降解池9.7万个,广大农民群众主动投工投劳140余万人次。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坚持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把环境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通过开展五好家庭、道德楷模评比和素质提升教育,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使保持干净整洁的村屯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以新时代的村风民风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广大农民步入小康的腰板儿更直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吉林日报原创作品,作者: 吉林日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35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4000085670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4000085670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