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路惠民、养路利民、管路为民”,我省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民生工程。作为拥有553.78万公顷耕地、1279万乡村人口的农业大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十三五”时期,我省形成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省612个乡镇、9323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公路、通客车。
近5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在体制机制上先后推动出台《关于实施农村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见》《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督导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省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福臣说:“我们从组织架构入手,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1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基本构建起协同推进的建设模式、智慧监管的管理模式、专群结合的养护模式和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坚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了公路行业‘先锋官’的作用。”
经过省地协同推进,我省农村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基本实现“通村畅乡达屯”。5年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改造危桥640座、实施安防工程9079公里、“畅返不畅”整治1.4万公里。“我们自然屯通硬化路率由‘十二五’末的65.1%提高到89.8%。有6个县(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7个县(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赵福臣骄傲地说。
一条条当年的“搓板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一条条当年屡修屡烂的“永修路”铺成了平坦如砥的“致富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以前的土路出行太不方便了,打车给双倍价格司机都不来。现在路好了,不仅打车方便了,收货的商贩也能把车开到田间地头,我们的农作物直接装车就能运出去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谈到路修好的改变,双辽市金良村村民王二臣欣喜地说。
新的农业产业区、小商品集散地及经济走廊带正在逐步形成,“四好农村路”有效带动了效益农业、乡镇企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19年,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0057公里,全省所有乡镇、建制村通了硬化路,所有乡镇、建制村和自然屯通客运班车,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全省农村公路形成了建管养运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辆辆绿色环保的城乡公交车穿梭往来、安全便捷。运营好是“四好农村路”发展的最终目的。我省大力支持城市公交向乡镇延伸,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享受城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全省共有长春至小八家子等315条农村客运班线实施了公交化改造,投入3481辆公交车运营。”赵福臣说道。
三分建,七分养。养护好是巩固“四好农村路”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十三五”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大中修养护工程项目全部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企业实施。我省充分发挥乡镇、村委会的作用,搭建“四好农村路”网格化管养联动机制,每年春秋两季组织群众进行集中养护,有效保证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逐步做到“管养一条路、示范一条路、长效一条路”。双辽市勃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忠说:“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村民爱护路的意识也跟着提升了,路两侧的绿化也让我们的村庄变美了,大家都跟着受益。”
随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我省所有县城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区)所在地与所辖乡镇基本实现三级以上公路连接,基本构建起对内对外联系便捷、高效、有序的城镇通道格局。“四好农村路”建设,真正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民心路”“产业路”“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