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贷款变容易了,放款速度提高了,贷款利率下降了,特别是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化危为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国家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大背景下,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会同吉林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并联合省工信厅、省政数局指导和支持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研发“吉企银通——吉林省小微企业融资申报系统”。“吉企银通”于6月11日正式上线,省政府相关领导出席了上线仪式,并提出了要将“吉企银通”打造成振兴吉林的好工具、好平台。
短短的150天过去了,让我们看看“吉企银通”服务小微企业的答卷:共入驻银行135家,为小微企业提供385款信贷产品,注册企业11946户,收到融资需求144.38亿元,为1585户企业成功对接融资需求,共放款1602笔,实现融资总额44.36亿元,贷款平均利率5.87%,放款时长平均7.08天,真正做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受益面,“吉企银通”运营成果初步显现。
发挥六大创新优势
打造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
系统实现了银企智能对接。金融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银行苦于找不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小微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了解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因此,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既要着眼于破解银行获客、提高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又要放眼于金融供给侧的创新。“吉企银通”创新银企对接方式,企业自主填报融资需求,系统利用大数据对填报的信息进行自动补充和交叉验证、结合行业特点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筛查,将符合银行要求的企业及其初步调查结果推送给匹配的银行,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并实时跟踪、统计银企对接成果。对首次没有成功对接的企业,系统将进行五轮推送,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延边某企业在第一次智能匹配失败后,系统进行第二轮推送,以纳税信用记录获得了第一笔35万元的信用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不到5天的时间,及时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
系统建立了“155”工作机制。小微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普遍不规范、很难达到银行准入标准,同时小微企业融资具有“小、快、急”的特点,银行获取小微企业有效信息难度大、时间成本高。按照“应贷尽贷”“应贷快贷”要求,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指导系统建立了“155”工作机制,即企业融资需求1个工作日内触达银行客户经理,5个工作日银行需告知企业是否达成初步贷款意向,对于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银行5个工作日内予以放款。系统会全程跟踪融资进程,企业也可以随时通过客服专线进行咨询,“吉企银通”运维人员会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相关问题。
系统打造了首贷、政采贷特色金融服务专区。首贷专区的设立源于《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要求。有融资需求但从未取得首贷的小微企业,主要是对银行信贷业务不熟悉,缺乏信贷业务办理的渠道和经验;有一部分还是初创期小微企业,经营年限不长,缺乏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等数据,风险评估难度较大。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关于首贷、续贷专题会议上工作要求的批示精神,在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吉林金控集团组织了专门团队对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合“吉企银通”的功能定位,提出了首贷开户行责任制,形成了首贷培植行动方案。针对首次申贷企业设计了企业划型、融资咨询、视频尽调、增信服务、风险预警等功能,尽可能地帮助首次申贷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自7月31日首贷专区上线以来,共有306户企业提出融资申请,银行成功放款83笔,放款总额4.46亿元,成功率25.4%。
政采贷专区是基于政府采购信用而打造的全线上、数字化政采金融新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将政府采购数据及企业信用数字化、政采贷流程线上化。作为省级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吉企银通”下一步将与吉林省政府采购平台进行业务互通、信息共享,为银行与小微企业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打通融资渠道,打造专门的贷款产品。
系统建立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吉林省存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总量在245万户,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切实扶持当地小微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019年,吉林金控集团成立了吉林省惠金信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6月取得了企业征信备案。公司以建设省内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抓手,专职建设省级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为省内小微企业、金融行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助力吉林省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吉林省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服务银行授信评价、风险判断以及为政府提供监督参考数据为导向,公司通过政府网站、企业网站采集了全省245万企业信用、司法、知识产权、招投标等14大类公开数据,并实现按日更新;已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政数局签署数据保密协议,依法合规整合企业数据;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开展商务合作,丰富数据采集维度。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独具地方特色的核心数据,如通化地区医药板块药准字号、知识产权、白城地区土地信息、延边地区文旅数据、松原地区以核心企业(石油)的上下游企业采购信息等。
“吉企银通”推出了数字化助贷平台“吉银通”APP。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供给侧,因此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就要帮助银行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吉林金控集团推出“吉银通”APP,为银行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提供企业大数据查询、企业调查报告、贷后风险预警、信贷业务培训等服务,并依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和《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6〕69号),对开展授信工作的核心流程与银行进行了数字化对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线上尽调和智能面审系统,全面提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系统提供了全方位政策解读。为帮助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地了解我省正在实施的惠企政策,指导小微企业将政策用足、用好,系统实时跟踪国家相关部委及省、市官方网站,关注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帮助小微企业理解政策红利、获得政策实惠,助力国家政策传导到位。在援企稳岗、税费政策方面,吉林金控集团邀请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税务局等,录制了16条政策解读视频,丰富完善系统的“政策解读”板块。在宣导企业融资政策扶持方面,邀请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对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货币政策进行解读,并邀请吉林银行、长春农商行、珲春农商行等关于落实小微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及特色产品进行详细介绍,加强银企信贷政策信息对称,提振小微企业经营信心。
政府支持 银行响应
助力经济向好
“吉企银通”自筹建以来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政府有关领导调研、专题会研究,协调解决系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管部门和省有关厅局大力宣传推广。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保监局全力推动全省银行应用“吉企银通”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省金融监管局组织了多次大型银企对接活动向全省企业宣传推广“吉企银通”,并牵头与省政数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省社会保险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等五个部门进行沟通,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并积极帮助“吉企银通”宣传。省财政厅下发通知支持“吉企银通”开展政采贷业务。省工信厅积极组织企业推广使用系统,并通过公益短信对系统进行广泛宣传。正是在省领导和省直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吉企银通”得到了小微企业和银行的广泛认可,逐渐成为了助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目前,系统有49家银行通过“吉企银通”向小微企业放款,其中放款额在5亿元以上的银行有2家,放款额在1亿元以上的银行有8家,放款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银行有26家。多家银行专门制定了“吉企银通”推广应用政策,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开展了系统推广活动竞赛,工商银行开展了应用系统的专题培训,银行充分利用系统拓展获客渠道,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银行积极谋求与吉企银通的深入合作,吉林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正在策划与“吉企银通”进行系统打通,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金融产品。
长春研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和众多生产企业一样,面临产品运输环节不畅、资金回笼不及时等问题,出现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通过“吉企银通”,对接九台农商银行复工复产信贷产品,获得了一笔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长春研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表示,过去很少通过银行贷款融资,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吉企银通”后,对比多家银行产品,最终选择了九台农商银行信用贷款产品,最终享受到了低至4.35%的贷款利率。
吉林省中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年初疫情发生后,公司所有项目停工。5月之后公司部分项目陆续复工,开工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之支付员工工资等,更加重了公司财务压力。公司总经理介绍,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公司当时急需外部资金的支持。今年7月了解到“吉企银通”这个融资平台,通过吉林银行长春凯旋支行介绍,利用政府采购合同作为信用基础,第一次获得了无抵押低利率贷款。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放款也十分迅速,解决了燃眉之急。
科技驱动金融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吉林金融集团为进一步发挥“吉企银通”的作用,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一是主要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线上申请、智能匹配、线下办理,这部分基本完成;二是将着力推动银行开展数字金融业务,为银行提供维度丰富的企业大数据、科学客观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技术、基于场景的小微数贷产品、方便快捷的线上尽调工具,以及实用多样的助贷服务。帮助银行,尤其是地方中小银行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进而提高银行的服务范围,提高地方小微企业的金融可得性,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同时为第三步夯实基础;三是整合省内外产业链资源,发展供应链金融、股权融资、工业电商、工业互联网的四网合一的工业综合化服务平台。以平台为载体,促进企业在产品、渠道、人才、技术以及创新创业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合作,逐步把省内主要行业核心企业登录平台,帮助小微企业上链、建链、固链的全面提升。同时,利用“吉企银通”对小微企业开展战略、技术、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赋能,正在谋划建立线上“青山学院”,帮助小微企业塑造商业思维,走向成熟成长,建立共帮、共享、共生的小微企业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