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渐成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名片

   2020-11-09 网络770
导读

作为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满5年,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带动约300个双方政府部门、商协会、企业参与项目合作,推动签署各类协议68个、合作项目230个,总金额超过322亿美元,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名片。7日在重庆举行的项目实施5周

作为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满5年,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带动约300个双方政府部门、商协会、企业参与项目合作,推动签署各类协议68个、合作项目230个,总金额超过322亿美元,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名片。

7日在重庆举行的项目实施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韩宝昌发布上述信息。

这5年,渝新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双方共同谋划,开创性地打造了陆海新通道,成功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在重庆有机衔接。目前,中新双方已建立“陆海新通道”高官会机制,共同编制通道国际合作规划,积极带动东盟其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通道建设。陆海新通道中国国内“朋友圈”拓展至西部所有省区市。

双方还成功启动运营中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积极打造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的信息高速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方利用该通道开展高质量视频会谈、“云签约”等。

资金流通方面,中新跨境融资模式建立并向中国西部其他省区复制推广,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为四川、新疆、陕西等中西部8省区融资逾42亿美元。

除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四个重点合作领域结出丰硕成果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拓展双方旅游、教育科研、医疗健康、农产品贸易等领域合作方面也捷报频传。韩宝昌在回答中新网记者提问时介绍,双方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项目落地,推动重庆莱佛士医院正式开业、中新(重庆)国际肿瘤医院落户。

此外,双方还积极探索能源、农业、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合作,推动重庆市璧山区与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展能源项目合作;共同启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农产品出口计划,探索打造“中国西部—东盟”农产品贸易服务平台。

韩宝昌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lsxxq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18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