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满载着电子产品、服装鞋帽、工艺品及汽车零部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发车,此后十余天将陆续抵达欧洲各站点……
作为服务我省经济发展、联通内外的物流“动脉”,今年1-9月,中欧班列(长满欧、长春—汉堡)运量逆势上扬,共承运货物10283标箱,同比增长27.51%。其中,省内货物标箱4366个,占比大幅提升。
“从最初的10%左右,上升到如今的56%,中欧班列(长满欧)自开运5年来,货源结构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本地货源持续上升,说明我省产品供给和欧洲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越来越强,同时也说明了中欧班列对本地企业的承运需求满足程度越来越高。
一直以来,相比于海运,中欧班列的货物运输成本较高,那么,近些年来我省企业为何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这一物流形式?这不断攀升的数据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比较高,我们的地板产品从长春到欧洲,如果用海运大约要55天,用班列时间能缩短一多半。”德林木业负责人籍林告诉记者,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输出效率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企业有一些即将逾期的订单,选择中欧班列承运能够有效避免违约风险。”
汽车零部件一直是我省中欧班列承运较多的货物,当问到一汽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何选择中欧班列时,该公司副总经理于洪表示,“家门口”报关的便利条件格外吸引企业。“过去我们的汽车零部件需要在满洲里和哈尔滨进境,异地报关后,再通过公路运输到长春查验,相对繁琐,现在用中欧班列可以本地报关、查验、提货,非常方便!”于洪指出,与空运、海运相比,中欧班列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是疫情期间最显著的优势。
“报关手续越发简单,通关速度不断加快,这几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欧班列的成长。”作为一家长期利用中欧班列的企业,福耀公司关务负责人方媛感慨地表示,中欧班列的配套服务眼见着一年年变好。“过去,企业出口货物先通过海运抵达港口,再通过公路运输到指定仓库,现在借助中欧班列,可以直接把火车开到企业要求的仓储区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
不断转型升级的中欧班列越来越受到企业推崇。据长春海关口岸工作人员透露,在多重政策叠加效应下,如今我省已有部分企业商品实现中欧班列运输成本与海运基本持平的案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多本地企业选择中欧班列后,将有助于打破过去货源分散,集结效率低等发展瓶颈。”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关加大服务,专门设立中欧班列快速通关窗口,通过预约通关、预约查验、随到随查等支持举措,保证班列货物通关“零延时”。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长春在东北地区开放优势并不明显,中欧班列开通后,将长春与欧洲腹地进行了连通,延长了这里对外开放链条,打破了省市进口产品只能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转关的现状,极大地提升了长春对外开放水平和规模。该人士指出,在东北其他地区中欧班列还未成规模的情况下,我省中欧班列率先走出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关键一步,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抢抓东北地区开放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这一点,记者从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近期发布的工作简报中得到了印证:虽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凭借着以中欧班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式联运国际贸易通道体系,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作为东北亚区域综合枢纽的地域优势依然明显。1-9月,长春至天津、长春至辽宁方向海铁作业量共计26569标箱,与去年同比增长160%;1-9月,卡车航班总发运量达275票,货重达216吨,贸易额2.2亿人民币。其中,卡车航班自2018年4月开始试运行,现每周定班发运三次,已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知名企业提供了物流服务。
逆势跑出“加速度”,不断成长的中欧班列及配套通道体系正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蓬勃动力。1-9月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值948.2亿元,其中,9月当月进出口126.2亿元,增长20.8%,创今年以来单月进出口最高值。同时,依托中欧班列长春国际陆港区域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集聚了铁路口岸、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口岸、冰鲜水产品口岸等指定口岸资质,成为我省连接国内国际的窗口和通道,为大宗商品交易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省中欧班列已经构建起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业务协同操作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王玥表示,作为中欧班列的运营机构,该公司正不断通过打造“智慧物流”以及在国外修建存储仓等方式,助力我省货物更好地“走出去”,让吉林品牌在带动省内经济内循环和国际贸易外循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