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7月至9月,四平全面开展了“百人千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实践季”活动,6万多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了同一堂课——理论宣讲课。
四平全市共派出数百名理论宣讲员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足十大主题 讲好创新理论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年。
非凡之年当有非凡之举。源于心、起于脑、成于行——为打通基层理论宣讲“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四平此次“百人千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实践季”活动,以广大基层干部、党员、普通群众为宣讲对象,用百姓语言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四平统筹各类资源“聚合力”。组织全市各层次、各部门、各领域理论骨干,“党校教师+行业部门专家+基层宣讲员”,共同编写宣讲提纲。
宣讲活动共推出10个主题,分别是读懂习近平吉林之行;疫情防控,中国为什么行;弘扬四战四平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总书记为啥如此重视脱贫攻坚;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让饭碗端得更牢;乡村振兴咋整;算算我们的民生账本;民法典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麻烦事”;怎么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从吃饱穿暖住好,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转变。
为保证宣讲质量和宣讲效果、扩大宣讲覆盖面,四平一方面成立市直机关宣讲团,做到“系统讲”;另一方面成立基层宣讲团,做到“覆盖讲”。其中,市直机关宣讲团分批次深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各县(市)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基层宣讲团成员深入本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分层、分众、分类宣讲活动。
8月28日,四平还组织了宣讲员培训班,邀请四平市委党校教授、两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做了示范宣讲。“我们宣讲员要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实现打铁先得自身硬,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我们的宣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马明说。
为让宣讲内容“接地气”,四平侧重多用百姓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权威的数据说话,结合各行业部门实际,让宣讲稿更加丰满和生动,增强理论宣讲吸引力、感染力。《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让饭碗端得更牢》这一题目的宣讲,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用总结推广“梨树模式”的案例讲理论、讲政策、讲措施,让群众更有参与感。
“授课老师带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让我更有信心更有激情为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尽一份力。”四平神农医院工作人员王振丹告诉记者。
“此次宣讲,让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理论知识及思想认识得到升华。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实际,继续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地直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丹对记者说。
贴近身边生活 宣讲入脑入心
9月7日上午,四平市铁西区北沟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课堂来了一位特殊的听众,花白的头发、矍铄的精神,架着一副边框眼镜——曾在联合国工作10年的四平联合化工厂原副厂长李达。
今年已70多岁的李达,坐在一个排,一个小时的课程中始终正襟危坐,认真地听着四平市委党校林野老师讲解“四战四平”,以及新时代如何“弘扬四战四平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老四平人,我对那段历史太了解了,甚至能用英语讲述那段历史。但这些年来我就是没听够,总是情不自禁地去追忆那段历史,去追寻一份归属感。”李达这样说。
不仅是李达,课堂上的另外40多人也听得聚精会神。“本以为自己是四平人,对这座城市有足够的了解,可一听课,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四战四平’的很多细节和体现出的伟大精神,让我既惭愧又自豪,惭愧的是自己对这座英雄城了解的太少,自豪的是我生长的家园,是英雄辈出的热土!”北沟街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边的课堂撼人心灵,那边的课堂发人深醒。
众所周知,东北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的土壤。吉林省黑土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基地,每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00多亿斤,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举足轻重。但据《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披露,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1/2。
近日,在梨树县委党校教师孙铎的“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让饭碗端得更牢”的课堂上,当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多么重视黑土地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听得格外认真。
课后,58岁的村民刘淑梅拉着记者说:“这次,习总书记来梨树,去了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知道我的土地就流转给卢伟的合作社了,我太自豪了!”而刘淑梅所说的合作社主人公卢伟,已开展保护性耕作近10年了。
随即,记者来到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说起黑土地保护的话题,卢大哥有说不完的话。
“单从应对旱情方面说吧,咱这地就不怕,不信你瞅瞅。”卢伟蹲下身子,在盖着棉被一样的秸秆下面,手一扒一抠再一攥,一抔掺杂细碎秸秆的黑土被瞬间握成了团。“如果没有水分,咋能成团?再往深里扣,还能挖着蚯蚓呢,这是秸秆覆盖的功劳啊!”
“这节课我听懂了,就是说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必须得好好地用心保护。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我已经连续4年参与免耕播种了,这下子更有自觉性了。”梨树县八里庙村冯庆发说。
此次四平“百人千场宣讲党的创新文明实践季”活动,全市开展宣讲1947场。无论是讲“四战四平”、黑土地保护,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每场宣讲内容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小切口诠释大道理,用小故事解读大理论。
完善工作制度 健全长效机制
为把此次宣讲工作做好,四平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宣讲活动取得实效。
建立宣讲员和宣讲地点“点对点”联络机制。为每名宣讲员分配各自对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互通宣讲员与宣讲地点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全市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宣讲全覆盖。“点对点”联络机制明确了宣讲员的责任,有效推动了活动走深走实。
采取“点单式”宣讲方式。向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告知10个宣讲题目,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宣讲员在宣讲前同宣讲地点联络人取得联系,征求宣讲地点群众想听的主题,由群众进行“点单”;宣讲员根据群众选择的题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宣讲对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成功“接单”。“点单式”的宣讲方式突出“分众化”特色,宣讲员在宣讲过程中根据不同受众做好细化区分,有的放矢,精准宣讲。在面对企业、农村、机关等场景时,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群体,运用不同话语体系和宣讲模式,让群众愿意听、听得好,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构建理论宣讲大格局模式。本次宣讲活动形成了以宣传干部为主的机关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团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宣传系统干部大规模参与,是在构建大宣传格局下的有益尝试。次调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力量开展活动,是提升宣传文化干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大练兵。全市各行业部门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在基层宣讲中讲理论、讲业务、讲政策,让理论宣讲“绘声绘色”,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建立学习交流的培训制度。每年组织对全市基层宣讲员进行培训,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新政策,培养基层理论宣讲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确保全面准确、科学严谨进行解读阐释。开展业务交流,邀请全国基层宣讲先进个人交流宣讲经验,分享心得,研讨宣讲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对办法和技巧。通过学习交流和培训,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双促进、双提升”。
形成评选表彰激励机制。基层宣讲结束后,四平将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收集宣讲员宣讲报告单、宣讲微视频及群众评价反响,对宣讲效果进行评估,培养和推选出一批基层理论先进宣讲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宣讲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建立“基层宣讲名师”,推出一批受欢迎的基层理论宣讲“网红”,提升网络影响力。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和宣讲经验,推广优秀做法,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人学、天天见、处处用”。
【记者札记】
“四说”耳目一新
崔维利
很久没有在课堂里听课了。这次,四平“百人千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实践季”活动,让记者耳目一新。
“百人千场”中的两个数字呈现的是规模、范围,也带出了可以想见的人数之众。那么,这一活动的意义何在?效果怎样?给我们以哪些启示?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预见未来趋势,是破除认识迷雾的思想灯塔,是引领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可见,活动的主体“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实践”,正应了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凸显了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开始到结束,四平的“百人千场”持续近两个月,其中的多彩与丰富,随手采撷便是芬芳。从人们的反应来看,党的创新理论已经入脑入心,感觉“理论知识近了、活了,能够听得进、记得牢”,初步弄清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四平的“百人千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实践季”活动,上连“天线”,下接“地线”。每位宣讲员在宣讲前都接受了严格培训,牢记一个目标: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把握一个原则:站在百姓视角、懂得百姓需求、讲出百姓语言。于是,就有了“四说”——
一是立足说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既是理论,又是道理。理论要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地说清楚“是什么”;道理要抽丝剥茧地说清楚“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做”。
二是立足说需。就是听众的多元化需求。针对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以及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每位宣讲员在“备讲”和宣讲过程中,都想着百姓的需求。
三是立足说惑。就是老百姓一时想不明白的地方。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对新政策、新举措、新法规不是十分了解。此次理论宣讲的理念是,“老百姓哪儿想不明白,就提前替他们想明白”。
四是立足说预期。就是科学而实事求是地给老百姓展望未来。这个“未来”,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四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将给党的建设、国家发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前景,给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四说”既是做法和经验,也是启示与思考。我们为“四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