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中国制造2025”配套文件呼之欲出 培育经济新动能须重塑竞争力

   2016-03-14 940
导读

 春暖花开日,中国制造绝美绽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制造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工匠精神这一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

   春暖花开日,“中国制造”绝美绽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制造”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工匠精神”这一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工信部长苗圩5日表示,中国制造2025相关配套文件将在“两会”后陆续出台,目前正在加紧编制“中国制造2025”的11个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重要规划、行动计划。此外,工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委3日印发行动方案促进产融合作,支持《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经济将成重要增长引擎,下一突破点在于“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暖风劲吹

  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暖风劲吹。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发展概念;随后,国务院于5月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工业发展,如工业发展28条;在今年1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次出现了“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提法;近日工信部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八部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6年正值“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一个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两会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质效双升”是“中国制造”的前提,中国必须立足于制造大国,再向制造强国转变。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指出,“中国制造2025”呼唤高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部长苗圩5日表示,工信部根据《中国制造2025》十年目标制定了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出台11个相关配套文件,全面启动五大工程,同时将与一些省对接,按照各省情况指导他们实现差异化发展并进行一些部署。这些配套文件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出台。

  此外,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产融合作行动方案》,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信贷支持。

  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地,未来中国制造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经济增长新动能

  大数据、云计算,尤其是物联网,让制造企业把精力用在生产这一端,德国叫“工业4.0(2275.57,0.000,0.0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我国政府反复提这个概念,充分显示了其意识到生产这一端、供给这一端价值创造的重要性。

  一方面,新经济成重要增长引擎,下一突破点在于“中国制造”。当前,我国去产能稳步推进,产业升级紧锣密鼓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正显现效果。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1439.22,0.000,0.00%)”的国家战略下,“中国智造2025”的强势崛起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另一方面,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到新西兰抢购奶粉、飞韩国抢购化妆品……过去一年,国人在海外疯狂“买买买”的消费总额达到惊人的1.2万亿人民币。无有偶,李克强总理今年1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上透露了一个“秘密”:“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些都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国货的尴尬。

  重塑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了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不过,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力图振兴制造业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成本快速上升、产能过剩、低端产业转移东南亚、高端产业回流欧美等实际问题。工信息部部长苗圩按表示,“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中国制造”将“全线崩溃”,只要以“中国制造2025”为有力的战略驱动,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便能弯道超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90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4000085670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4000085670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