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销八方 财富涌进来

   2019-12-30 吉林日报1770
导读

——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催生新业态启示吉林日报记者 孙翠翠 实习生 林冬雪上世纪80年代,梨树县梨树镇大烟筒村率先架起蔬菜大棚,声名远播。如今,电商入驻,菜地直播、48小时送达的在线化、数字化、高效率的互联网运营,将小村庄推向全国。12月16日,“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不断有订单弹出。黄豆包279箱,冻梨391箱

——梨树县大烟筒村电商催生新业态启示

吉林日报记者 孙翠翠 实习生 林冬雪

上世纪80年代,梨树县梨树镇大烟筒村率先架起蔬菜大棚,声名远播。

如今,电商入驻,菜地直播、48小时送达的在线化、数字化、高效率的互联网运营,将小村庄推向全国。

12月16日,“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不断有订单弹出。

黄豆包279箱,冻梨391箱,干菜83箱……备货、包装、核对,大烟筒村电商服务中心院内,农民们业务娴熟、手脚麻利。

下午3点,“顺风”“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上门取货。

48小时之内,绝大部分货品将陆续送达到户。

就这样,大烟筒村慢慢地被北京、上海、云南等千里之外的消费者认识、熟悉、信赖。

农民的腰包,也随之鼓起来。

大烟筒村是有名的蔬菜大棚村,全村耕地512公顷,大棚面积170公顷,还有部分大田被扣了地膜种菜。

“从前,都是菜贩开车来收菜,农民要把一部分利润让给他们。”农户老王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搞电商,地里的菜随摘随卖,新鲜、价也高。

菜价好,种菜更用心,蔬菜质量上来了,销售量水涨船高。

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董伟说,大烟筒村的电商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菜量大、品种多。二是政府扶持政策好。第三是有电商人才。董伟2007年开始搞电商,运营经验丰富,也招来了一批懂电商爱电商的人才。

2018年10月,董伟返乡创业,开办电商服务中心。他先后开设了拼多多店铺“爱心农场”、淘宝店铺“东北人家乡味”、天猫店铺“芬宴旗舰店”等网店。他又在当地挖掘一批表达能力强的农民,在菜棚里搞直播。很快,这种直观、互动强的销售模式,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短短一年,大烟筒村的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农产品60万单,销售额达1500万元。帮助200名农户增收15万元。

电商平台大量收购周边村屯的农产品,周边棚膜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电商的红火,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除了固定工作岗位,电商服务中心一天多雇佣十多个零工,为生活困难的妇女提供收入来源。

电商的发展,无形中带动了当地包装业、快递业等多行业的发展。

今年,电商服务中心设立了扶贫基金。服务中心从每个订单中拿出0.2元,注入基金,用于解决梨树镇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大烟筒村的村干部积极参与电商服务中心发展,鼓励党员干部学习电商发展模式。同时,镇党委将其纳入梨树镇非公企业管理,定期指派非公党建指导员对服务站进行走访、指导,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大烟筒村电商发展模式不断被推广复制,带动梨树县更多创业者投身电商,如今,他们开设网店铺8家,带动350名农民增收85万元,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电商支撑、群众致富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878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