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完善目标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定价周期、优化补贴方法;同时,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对大豆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机制。下一步,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将认真做好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和调整大豆补贴政策有关工作,将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保护农民利益,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4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报告称,目前,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已经结束。在各部门和试点地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实践,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实现了棉花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探索出一条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与政府补贴分离的新路子,带动了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纺织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国产棉花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供给结构明显优化。从棉花看,一是生产进一步向新疆优势产区集中,新疆优质棉花产量占国内比重由改革前的56%提高至67%。二是棉花种植结构有序调整,新疆次宜棉区逐步退出棉花生产,2016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2700多万亩,比改革初减少200多万亩。三是棉花质量稳步提升,农民和轧花厂注重质量管控,棉花品质逐年提高,2016年新疆棉花28毫米及以上占比93.5%,比试点前提高18.4个百分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些植棉师棉花品质已达到世界先进的澳大利亚棉花水平。四是库存逐步消化。截至2016年年底,中央储备棉库存比改革前下降28%。
从大豆看,试点以来,种植面积快速下滑势头得到遏制,2016年四省区大豆生产近十年来次出现明显增长,种植面积比改革前增长15%,促进了大豆玉米种植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