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完善 未来可期
“团圆”系统在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的基础上,还在努力谋求为民众提供更多帮助。
去年5月和11月,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一期、二期分别上线运行。“团圆”系统的2.0版本已接入高德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UC头条、滴滴出行等10余家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而在今年5月17日,平台三期也上线启动。三期新接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腾讯新闻客户端、钱盾、易到、ofo等7家新媒体端口,进一步扩大了平台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目前,共有19家新媒体和移动应用、21个手机应用软件接入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以ofo为例,作为公安部在共享单车行业内接入的家平台,ofo将给用户实时推送公安部发送的失踪儿童信息到“我的消息”,用户可点击查看警方发布的失踪儿童相应详细信息。如果用户有相关线索可提供,可按照信息页提示,直接拨打相关负责民警电话。
对于系统未来的发展,作为技术支持方,“团圆”公益项目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席风险官刘振飞表示,“团圆”系统还会陆续新增其他功能,力图扩大有效信息覆盖范围,多方位解决老百姓关心和重视的打拐、儿童走失、离家出走等问题。比如老人走失的事件也在增多,“我们在考虑, 团圆 的技术能力能不能用来寻找走失老人?”
“团圆”系统的成功,显示了互联网技术为生活提供帮助的更多可能,其自身在未来能发挥的更大作用,也令人期待。
上线一年 成绩斐然
5月15日,是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线满一年的日子,公安部通过数字,向公众呈现出了“团圆”系统的贡献。
对每个失踪又找到下落的孩子,系统都能清晰地记录下失踪原因。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找到下落的1200余孩子中,有溺水75人,遇害29人,离家出走750人,解救40人,迷路192人,外出前往同学家玩耍67人,其他114人,其他意外身亡7人。而再根据这样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儿童被拐案件约为3%,半数以上都为离家出走、走失案例。公安部根据这样的现实情况,则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儿童安全保护作出指导。
“团圆”系统能够有高达96.74%的失踪儿童找回率,根本是依靠了广大网民的群众力量。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10亿,在这种几乎人人都被接入网络的前提下,能够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失踪儿童信息发布平台调动起网民的力量,其影响力显然是相当可观的。例如去年12月,福建泉州南安市水头镇就发生了一起当街抢夺男婴的恶性案件。案件发生后,办案民警立即将被抢男婴信息输入到“团圆”系统中,平台通过手机移动客户端向案发地周边群众推送了儿童失踪信息。信息刚发布,民警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有数百名群众来电提供线索。在群众线索的帮助下,民警仅用了7个小时便成功解救了被抢男婴。
权威信息 对抗谣言
事实上,借助网络力量寻找失踪儿童,已经在多方社会力量的呼吁下自发行动了多年。比如早在2007年就创建了的“宝贝回家”网站,依靠民间志愿者帮助了不少家庭团聚。而2011年出现的“微博打拐”活动,也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一些虚假发布的失踪儿童信息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介绍,在多年的努力下,中国目前拐卖儿童案件的发案率已经很低,但很长一段时间,网络上仍然到处传播中国每年丢失20万儿童的不实信息。而且微博、朋友圈到处都在转发寻人启事,难辨真假。这些网络上的寻子谣言,既造成了部分社会民众的恐慌,又可能耽误真实案件的侦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部更加认为非常有必要打造一个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动态发布结案信息,给公众一个结果,不要再让热心人士转发无效信息。从2015年底,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提出构想;到2016年,公安部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技术合作,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再到而今一周年公布了如此亮眼的成绩,可以说,“团圆”系统的运行,使得“互联网+打拐”的模式走向了正规化、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