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大局观

   2016-06-22 1190
导读

今年初,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一些正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企业纷纷复产。一些部门和地方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纠结心态暴露无遗

      今年初,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一些正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企业纷纷复产。一些部门和地方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纠结心态暴露无遗。

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步推进,很多人依然顾虑重重,他们担心调结构影响经济增速,担心政府财政“揭不开锅”,担心本地区的排名被别人挤掉。于是乎,嘴里喊着调结构,心里却想着做总量、争排名。总之是“不想调”,或者“想调而不敢调”。

应当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很多应该生产的没有生产,不该生产的却生产了很多。结果,经济总量虽跃居世界第二,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具体表现为:经济体量大了,产能却过剩了;产业和产品层次太低,市场变成别人的,自己只能挣点功夫钱;为了做大总量,不但资源被掏空,还污染了自己,便宜了他人。

当前,产能过剩、产品滞销比较严重,同时,高品质的产品又供不应求,从珠宝饰、名包名表、名牌化妆品,到电饭煲、奶粉、奶瓶、马桶盖,国人成群结队,热衷海外扫货。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经济发展正面临结构调整节点,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优化结构,这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调结构需要魄力,需要大局观。敢于调结构,认识要到位,落实更要到位。改革会有阵痛,不改就是长痛。“稳增长”效果立竿见影,调结构则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摒弃短期思维,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长期发展政绩观,遵循市场规律,克服消极情绪,勇于承担责任,把“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到实处,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突破重点难点,把工作做实做细。

一手稳总量、一手调结构,是一项知易行难的系统工程。经济进入新常态,做好两者的科学平衡更加迫切。调结构不是不要总量,而是要质量高、效益好的总量,能体现“有效供给”的总量。而调结构又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顾虑总量,不敢调结构。方向看准了,就要打消顾虑,坚定不移,一抓到底。

刘瑞:我要补充三点个人看法:一个个就是我们如何来看待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经济管理理论当中有一个“木桶效应”,把这个问题讲的比较浅显易懂。就是决定一个木桶当中盛装水的量多量少,关键的因素不在长边而在于短边,只要短边能够往上提升,跟长边补齐,这个桶的容量才能增加。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我们的结构问题,好比是一个短边,现在存在的问题包括有效供给不足、优质供给不足。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整个木桶盛水的总量才能增加。
    第二,对中国经济长期预期的判断,这也是有一定争议的。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流行着三种可能的情景:一个是W型,就是有一种周期性的反复;一种是L型,就是按目前的情况持续往下走。第三种就是一个大致的U型。我们总的判断来讲,从长期发展来看,W型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来讲,“W”型都要避免的。至于下一步L型还是U型,我个人认为,我们可能还要走出一个大大的U型,可能这个U型的底部持续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是早晚要走出去,走出去的关键就是我们的结构调整到位了,一种新的经济以质量取代了数量。所以,我们要有一点耐心,有长期眼光。

第三,地方政府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的目标追求,决定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现在从中央政府来讲,可能会更多的要求他们在调结构上有一些大的举措,这对他们来讲会形成强有力的考核机制,一种绩效追求,使得这些责任主体继续做这件事情。如果还按总量来考核,那么还是摆脱不了完成总量的想法。

这三个问题中,关于总量结构的问题容易解决。对于经济长期的判断,需要不断追踪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完善、科学化对政府绩效的考核,会使得我们调结构的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推进下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77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新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4000085670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4000085670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