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带犊繁育技术

   2016-03-09 1220
导读

  与传统繁育技术相比,提高了受体母牛的繁殖率和犊牛的成活率。它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受胎,专业饲养管理进行营养调控,可快速恢

   与传统繁育技术相比,提高了受体母牛的繁殖率和犊牛的成活率。它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受胎,专业饲养管理进行营养调控,可快速恢复受体母牛的繁殖性能,以便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使初生牛犊及时吃到初乳,易于成活。

  犊牛饲养管理

  开食料供应。犊牛出生饲喂初乳或牛奶后,逐渐开始开食料的饲喂,1.5周内先饲喂精饲料,饲喂量逐渐增加,在此期间要保证犊牛足够多的新鲜饮水。10天后,可以由犊牛自由采食草料。

  犊牛断奶过渡。犊牛连续3天每天采食0.75公斤~1公斤开食料时,便可以开始断奶,并由犊牛自由采食开食料,断奶难的时期是前两天,母牛和牛犊都会不习惯,可以采用母子分离饲养。两个月后逐渐增加犊牛生长料并减少开食料。

  犊牛冬季保暖。为了保证犊牛能够顺利度过严寒天气,犊牛牛舍地面上可加厚草垫,四周包围单层彩钢瓦,舍安装浴霸灯,增强保暖。

  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的营养和管理会影响其繁殖能力,用传统方法饲养母牛,经常会因为管理不善或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母牛空怀、流产、产仔率低,进而降低繁殖生产力。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母牛饲养管理方式,例如对繁殖母牛分群,简化牛群管理,节省劳动力等。强化管理要根据母牛不同时期所需营养具体实施,才能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

  妊娠母牛饲养管理。妊娠母牛所需营养不但要维持本体生长,还需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及储存产后泌乳营养。所以,要养好妊娠母牛,保证胎儿在母体中正常发育,可有效防止流产和死胎现象,为以后犊牛的生长发育、母牛再次孕育及增加繁殖年限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冬季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更应科学严格进行。

  妊娠的前5个月。此时胎儿的器官组织处于分化阶段,生长较慢,所需营养较少,可以按照空怀母牛的标准,以粗饲料为主进行饲养;5个月后应加强饲料营养,补喂精饲料;妊娠后3个月是胎儿快速增重的阶段。一般增重犊牛初生重量的70%~80%,需要吸收母体大量的营养,而且母牛在妊娠期也会增重45公斤~70公斤,以保证产犊后的正常泌乳和再生产。所以,该时期应保证妊娠母牛营养,加喂胡萝卜与精饲料,保持中上等膘情。

  除营养外,妊娠期母牛的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放牧时青草季节延长放牧时间,枯草季节补饲草料;为增强母牛体质、促进胎儿发育及防止难产,应使妊娠母牛有充足的运动,并做好保胎工作;冬季需要做好牛舍的保温、光照等。

  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后,体内水分、糖分、盐分等损失巨大,哺乳期的母牛,尤其是早期,尚处于恢复阶段,身体虚弱,消化机能弱,还要承担泌乳的任务,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哺乳期的营养对母牛的泌乳、产后发情、再次配种受胎都很重要,能量、蛋白质、钙磷等化合物较其他生理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营养缺乏会导致犊牛生长受阻,容易患腹泻、肺炎、佝偻病等,还会导致母牛产后发情异常,降低受胎率。

  母牛应在分娩前两周逐渐增加精料喂食,分娩后的1天~2天需喂容易消化的饲料,不要供给凉水。两周以后母牛的恶露排净,乳房生理肿胀消失,消化与食欲恢复正常,可按标准量饲喂哺乳期母牛,并逐渐加喂青贮、块根饲料。泌乳盛期时,需要喂食高能量饲料,以品质好、适口性强的干物质和精料为主,但不宜过量。分娩3个月后,母牛产奶量逐渐下降,应逐渐减少母牛精饲料的喂食,并加强运动与饮水,避免产奶量的急剧下降和母牛过肥,影响犊牛生长和母牛的发情、受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6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