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制造”遇上“印度制造”

   2016-06-17 920
导读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自印度制造提出以来,不少人将其与中国制造相联系,引发各种热议。当印度制造遇上中国制造,两者又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自“印度制造”提出以来,不少人将其与“中国制造”相联系,引发各种热议。当“印度制造”遇上“中国制造”,两者又应当如何定位?

  在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印度馆共设置了96个展位,展示着“印度制造”的形象与魅力。受访企业人士表示,“印度制造”凭借成本等优势正迅速崛起。“中国制造”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与“印度制造”应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一条合作发展的共赢之路。

  “印度制造”雄心奋起

  悬挂在印度馆主展台上的一幅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在红色背景上画着一只行走的雄狮,雄狮全身由象征制造业的齿轮组成,狮身上写着“MakeinIndia”,并用中文写着“印度制造进行时”,可见印度通过“印度制造”打造制造业强国的雄心。

  2014年9月26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制造”系列新政: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兴业,扩大就业,希望通过印度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将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打造成新的制造业巨头。

  服装、鞋、皮具、家具、香料、手工艺品……在南博会上,透过印度参展商带来的大量展品,很容易窥见“印度制造”的实力。

  “雇用一名中国工人一天需支付100元人民币,雇用一名印度工人一天只需要支付30元人民币。”一位印度皮革参展商的话颇具代表性,成本低已被认为是“印度制造”奋起的大优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39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