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2016-06-17 880
导读

6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此次访华,是默克尔自2005年11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成为

 

6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此次访华,是默克尔自2005年11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成为任上访华次数多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舆论普遍认为,中德关系处于“历史好时期”。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入对接,成为默克尔此行的一大亮点。

战略对接高瞻远瞩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渊源已久。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0月,默克尔访华时,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德国的制造理念和制造品质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如果能够对接起来,将产生非常大的合作优势。”不仅如此,张建平表示,“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资本之间也有非常好的对接优势。”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对本报表示,对接“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是“高瞻远瞩”之举,将德国投资方向引向成都、沈阳等内地城市,“这就深挖了合作潜力,引领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

沈阳打造合作样板

14日,默克尔来到沈阳,参观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并见证了宝马新一代混合动力SUV车型的成功下线。默克尔的次东北之行,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东北的转型发展有赖于制造业升级改造,这为中德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宝马集团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之一,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堪称“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直观体现。自2003年在沈阳成立以来,华晨宝马已建成大东工厂和铁西工厂两家整车厂,汽车总产量突破130万辆,还把宝马在欧洲之外个具有铸造车间的发动机工厂和全球第二个研发中心带入沈阳。

默克尔此次到访的铁西宝马工厂,位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这是我国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目前,进入中德装备园的各类德资企业项目已达144个,其中已建成的有37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健认为,中德无论是产业链内部合作,还是科技创新合作都有非常大的空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10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