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东北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

   2016-06-17 940
导读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东北地区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丰富、深化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注意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不仅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而且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中战略地位突出。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但东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新一轮东北振兴,核心是在此前改革的基础上,立足东北的优势,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以及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处理好中央支持和地方努力的关系。东北三省一区党委和政府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责任主体,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对东北振兴面临的全局性问题,要更好体现国家扶持,加大对东北社保体系建设、国企改革、林区垦区改革、新兴产业培育、城市基础设施和棚户区、老工业区、立工矿区改造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要通过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清晰划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引导东北地区地方政府苦干、实干,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工作着力点切实从争取优惠政策转移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四是处理好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东北振兴当前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深化改革。当前,东北地区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问题相互交织,长期性和短期性问题相互影响,但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的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要把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把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作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之举,通过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政策红利,为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创造良好环境,通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使改革与转型相互联系、相互支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五是处理好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关系。东北地区“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尚未根本转变,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减乘除”一起做,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对传统优势产业,要促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支持东北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推进能源原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动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中培育新动能,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对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壮大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卫星及应用、生物医疗、高端医疗器械、软件及信息产业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要更多发挥创新的支撑作用,着力鼓励创新创业,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六是处理好保障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割裂。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新一轮东北振兴在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推进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棚户区、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工程,尽快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解决社会民生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支持林区、草原、湿地、沙地等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

七是处理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关系。十余年来,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了增值税转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积累经验后推广至全国老工业基地,对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当前的形势,新一轮东北振兴仍需把重点放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集中发力,着力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振兴战略的总体格局,统筹支持全国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09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