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在传统的销售路径中,商家依靠遍布县、乡、村的层层分销体系将商品卖往农村,厂家无法直接接触到农民,而农民也很难直接买到质优价廉的正品农资,而单纯的电商平台销售,又与农民的消费习惯相距甚远。
“战春耕”的尝试,不是一场简单的农资“血拼”。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联手,为希望的田野带来崭新的生产图景,这才是令人兴奋的。销售数据高涨背后,农业部门、电商平台、农资品牌商家和第三方农技服务平台共造生态圈,并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点,组织农技植保兽医等相关专家为农民提供包括测土配肥、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在内的线下农技指导服务。而在品牌商家还未覆盖到的地区,以县域为单位,找到合格县域流通商,通过“一县一品一商”解决本地化诉求。
当然上述展望目前还只是遥远的“桃花源”。现在的农村电商,还在沟沟壑壑中摸索前进。欣欣向荣背后,仍有很多难题等着被攻克,比如物流、人才回归等。
怎样将6亿多农村人口的需求真正落地,让农村电商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互联网时代,对许多农村来说,要想富先修路,已经被要想富先修电子商务取代,这个“修”是修炼的“修”。近的探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未来3年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按照规划,农村淘宝输出“小二”到前线,与政府一道建设完成各个村级服务站的硬件配套,菜鸟网络随之落地,选择优质本地物流企业在整个县域打通“后一公里”,而返乡青年只要单枪匹马,就能在政策鼓励下零成本在家创业、服务乡邻。
农村电商真正沉淀到村民身边,还需要更多电商企业和政府加大努力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