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除了决定建设福厦泉与合芜蚌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还有两大主题:互联网+医疗和健康扶贫。前者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后者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
随后,有媒体用两个相关联的形象比喻解读了这两大主题:
“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这是执其一端——依托高科技和新业态,使国民医疗服务大大提质增速,如同乘上医疗‘高铁’,风驰电掣;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这是执其另一端——如同已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还须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特困地区保留并改善‘绿皮车’,以确保发展过程中不会有人掉队。”
医疗卫生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不过,以高铁与绿皮车之分形容互联网+医疗和健康扶贫的区别,却易形成某种认识误区:搭上互联网+的“医疗高铁”是高端的,相比之下,健康扶贫则是“绿皮车”式的低端需求。
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两分法式理解。
如今的中国高铁主要服务于高收入人群或城市人口吗?或者说,高收入人群或城市人口能从高铁的发展中获得更多便利吗?目前看,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相反,对于更多的农村人口而言,高铁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机会。高铁面前,人人平等。
而绿皮车的存在,也不是一个纯粹市场选择的行为。之所以还保留绿皮车,并不是因为有一部分人无法承受高铁票价,而是综合衡量了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因素后的结果。保留绿皮车,主要的考量基于供给侧,而非需求端——换言之,即便绿皮车站附近的主要居民集体表态完全买得起高铁票,慢吞吞的绿皮火车也不一定就可以换成风驰电掣的高铁。
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亦需要正确认识互联网+与健康扶贫的关系,其中主要的一点是,互联网+不会抛离原本更可能需要健康扶贫的群体,恰好相反,它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医疗卫生“下沉”的成本——原本需要健康扶贫的群体,可能因此会“跨越式”地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在诸多农村山区和偏远县镇,医疗条件之所以无法跟上,形成医疗卫生“洼地”甚至“塌陷盲区”,除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有时还缘于空间距离、人口聚居度等条件限制。有些地区即使有钱,仍不能保证好的医疗条件—同样问题也存在于教育乃至社会治安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