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三个切面

   2016-06-15 860
导读

国务院总理昨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针对上个月欧洲议会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指责

       国务院总理昨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针对上个月欧洲议会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指责中国过度生产及削价出口,李克强表示,关于钢铁生产的争议是夸大了。
  关于中国制造的争议还有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欧盟和德国国内反对声四起。而就在默克尔访华之前,仅仅宣布9个月,中美个高铁项目美国合作方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终止与中铁国际的合作。
  把钢铁、收购、高铁看似不相干的事件放在一起,恰好从三个切面勾勒出中国制造的现状。无论是过剩产能化解、一般制造业转型、还是高端装备出海参与全球竞争,处在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中国制造每一步探索都将成为转型路上的珍贵样本。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载体,制造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础环节。没了劳动力优势,过了服装鞋帽、医疗和家电产业的崛起期,房地产、汽车制造带来的黄金期也在褪色。目前,中国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行业,受到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的严重冲击,出现增长放缓、净利润下降等情况,一些制造业已经到了为生存放手一搏的时候。
  市场优胜劣汰,政策加码辅佐,挤掉过剩产能、中国制造转型 “智造”、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走出去”是出路却非坦途。欧洲人指责中国钢铁低价出口,挤占了本土市场,害怕库卡这样的战略高端制造业“落入他手”,美国坚持“大的困难”是美国联邦政府规定,高铁必须在美国建造。
  重写中国制造的名片,要从抬笔的每一个难处开始。钢铁煤炭产能过剩来自于过去野蛮的市场链接模式,也形成了对资源环境不负责任地过度透支,因此这样的过剩产能留不得。
  美的的巨资收购计划,看准了德国制造的品质与效率,在量与质之间的飞跃,两者缺一不可。利用早期财富积累,美的希望借力库卡完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脱胎换骨,而库卡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四家级企业之一,被视为工业数字化的掌上明珠,欧盟对战略行业的关键技术势必小心呵护。这笔交易逃不掉一场考验智慧耐力的艰难博弈。
  虽然中国高铁建设的成本优势明显,技术成熟,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铁这张中国制造业的王牌总要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政治、劳工、环保甚至文化都会成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参与全球竞争,把遭遇的意料之外转化为应对的情理之中,生意才有理由更好地规避风险越做越顺。
  海外捞金同样不能忘本,中国市场依然是中国制造的大主场。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成长正在提醒中国制造现阶段的供需错配,13亿人口,新的需求不足是没有提供优的商品。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意味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毕竟中国制造的“翻新”不能只有高铁,被抢购的日本马桶盖不只是一个笑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646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