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山西经济的重要支柱。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山西制造业的远景:到2020年,制造业实力明显提升,打造特色鲜明的中西部制造高地。
“十二五”以来,山西省把加快发展制造业作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制造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依然存在传统思想观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协作配套不够、产品质量不优、高端人才不足等矛盾和问题。
为此《纲要》提出,要以制造业质量总量同步提升为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领域,紧扣创新驱动、布局优化、两化融合、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品质提升、绿色制造、对外合作等路径,持之以恒地推动山西制造业振兴升级。
《纲要》明确了三个阶段目标。一个阶段到2020年,着力做强存量资产,做优增量资产;提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化融合显著提升;制造业实力明显提升,打造特色鲜明的中西部制造高地。
第二阶段到2025年,重点制造企业装备水平、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重点制造企业和集聚区形成一批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制造业在全国地位稳步提升,中西部制造高地地位更加巩固。
第三阶段到2030年,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融入国际先进制造业分工协作体系,在国内产业价值链中地位进一步提高,建设布局合理的国内重要制造业基地。
在《纲要》中,山西省明确了制造业的四大战略方向: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了八大战略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融合创新、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十二五”以来,山西省把加快发展制造业作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制造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依然存在传统思想观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协作配套不够、产品质量不优、高端人才不足等矛盾和问题。
为此《纲要》提出,要以制造业质量总量同步提升为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领域,紧扣创新驱动、布局优化、两化融合、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品质提升、绿色制造、对外合作等路径,持之以恒地推动山西制造业振兴升级。
《纲要》明确了三个阶段目标。一个阶段到2020年,着力做强存量资产,做优增量资产;提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化融合显著提升;制造业实力明显提升,打造特色鲜明的中西部制造高地。
第二阶段到2025年,重点制造企业装备水平、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重点制造企业和集聚区形成一批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制造业在全国地位稳步提升,中西部制造高地地位更加巩固。
第三阶段到2030年,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融入国际先进制造业分工协作体系,在国内产业价值链中地位进一步提高,建设布局合理的国内重要制造业基地。
在《纲要》中,山西省明确了制造业的四大战略方向: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了八大战略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融合创新、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