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春秋易换,时光送走了过去,暗淡了现在,又光鲜了未来。在时光的河流里,一个个“现在”被淌成了历史,一个个“未来”被流成了“现在”,我们则陪着行业跟着时光一起成长、成熟,甚至——老去……“海日生残夜,春江入旧年”一个时代的新生,总伴随另一个时代的消亡,反之亦然。
伴随着“made in china”的标识覆满了世界每一个有人的角落,中国制造庞大的体量和从未停滞的增长,早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庞大的世界工厂!一直以来,以庞大的体量征服世界的中国制造,亦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邦之器、强国之基!而今,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中国制造发展到今时今日,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进入一个需要从做大到做强转变的全新关键时期。作为中国制造的一部分,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当然不可能跳脱这个整体的发展大形势,作为世界建陶产能大的产区,中国建陶业的步伐,同样迈到了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关口。
今时今日,有幸站在这个建陶制造业从大到强发展的交驳处,并有幸作为一份子参与这场庞大的 时代变迁与更迭之中,我们应该庆幸。庆幸的同时,更应该去沉静下来思考:从“中国制造的2025”到“中国建陶的2025”(以下简称“建陶2025”)行业当如何接驳?存在哪些差距?重点发展和提升的是哪个环节?哪些方向是正确的、哪些方向是偏离的?消费市场会怎样走向,消费者有了何种变化,企业要怎样发展?品牌要怎样重新定位?
——小到老板企业,大到行业家国,满满的疑问,都需要答案!
放眼一望,整个中国发展所走的道路,原就是无据可依的,原就是在探索中前行的。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思路和原则目标及实现路径又未必都是迷茫。反而,不少大趋势都非常清晰而细致。落在陶瓷行业,冷静去思索考量,走“中国建陶的2025”似乎也就没那么迷茫了。
随着2015年7月东鹏的率先践行,随着2016年中陶联产业链(智能采购平台)的成功打造,“建陶2025”的发展思路似乎就更为清晰了。随后不少装备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先后推出,另有诸多互联网信息企业的加入,原料企业创新性研发出来的新品的投放市场,建陶业的2025步伐似乎迈得更快了。记者通过与业内不少企业及个人采访,了解到行业部分现状和企业践行的方向。
今天,笔者就将自己的思考及业内专家、企业人士们的观点一起梳理,放出来。这些思索,不一定都是终极思考也不尽成熟,观点亦不一定就有对错,但全线梳理整理在此,旨在抛砖引玉。若能引发、启迪行业更多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便是无量功德了。
“中国建陶2025”之路漫漫
吾辈上下而求索
优势
具备一定有利的国家和国际背景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家层面来说,“建陶2025”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部分,与国家发展大方向一致,从政策层面来说,顺应了国策,当属顺势而为,发展起来更为顺风顺水。与此同时,从国际环境上来说,世界工业4.0正在起步推进当中。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落在陶业上就是,中外技术交流将会愈发频繁、市场化,对接国际技术更为顺畅。
譬如,东鹏率先践行的“建陶2025”规划,就直接与外企实现无缝的技术对接,巧借国际力量,完成其项目的改建和打造“建陶2025”的示范生产线的建立。再譬如,陶瓷数码喷墨印刷技术,自2009年萌芽到2011年井喷,再到今时今日的全面国产化并深度开发至抛光砖的生产上,也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跨越式发展达到了国外走了几十年的技术之路,也是值得称道的。这种案例还有许多,许多。
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庞大而旺盛的消费力市场始终未曾停滞的增长,这一庞大的消费体量需求,较之此前被经济危机重创的欧洲市场而言,无疑成为其全新的蓝海市场。面对如此体量庞大的市场,在商言商,顺理成章的,吸引欧洲等一大批制造业技术更为高端的企业瞄准中国市场,将产品、技术带入亦同样理所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企业对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造,也是必然。陶瓷喷墨印刷技术就是鲜活的例子,从初对中国市场的全线封闭到后来直接进入中国本地市场,再到后来与本土企业争夺市场。这个技术的国产化,就是一个典型的先靠市场需求吸引国际先进技术进入,再被国内企业迅速破译技术密码实现国产化并同台竞技好的案例。
距离
路漫漫其修远,吾辈仍需求索
尽管在陶瓷行业,尤其是装备技术领域,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吸收、在创造,成为国内制造业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从终消化吸收后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际原技术相比,仍然存在极大差距。尤其我们所说的是“陶业2025”这个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具体来说:就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那么,作为中国制造一部分的“建陶2025”的终目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改变中国建陶“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建陶生产制造强国行列,令建陶生产企业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在创新能力、生产效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这种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在智能化还是在自动化方面,或者说在创新能力和污染物排放、能耗方面均有很大差距。
东鹏董事长何新明曾在2015年7月份东鹏“中国建陶2025计划”新闻发布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中国建陶2025计划’的提出,是希望能加快陶瓷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受人力成本压力与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佛山建陶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在快速地提升,但是要超越意大利等国家,光靠单件自动化设备还不够,需要通过设备的互联互通,以数据集成提高生产效率。”
陶瓷机械暨节能环保装备分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张柏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建陶2025’目前的难点主要在于在线检测一块。所有数据都要实现闭环,但要这实现这方面还比较困难。如砖坯压出来后,各点的压强情况如何?现在很多厂家还无法做到在线检测。如果过程中瓷砖出现了需要加层调整的情况,那么如何判断到底是粉料布得不够均匀,还是粉料本身的原因?不过关于建陶2025、自动化方面的项目,我们景德镇陶瓷学院目前也在开展研究。”
张教授认为,在人力耗损较多的窑后方面也是一个难点之一。“我认为主要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如中国的物流方式。如何在入库、出库、装车等流程实现自动化,行业内也有不少的探讨和交流。就拿‘打包’这一流程为例,为何国内与国外的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实这与中国人的消费理念习惯有莫大的关系。国内的瓷砖需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精细化的管理分级,而国外的打包流程则简单直接多了,不需要分等级,而且也没有色差等概念,因而在窑后自动化方面操作起来会更方便。”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博士也曾在他的言论中表述:“在我看来,国家坚持制造业为本的基本方向,显然非常符合国情,但其方式、方法及具体目标仍然太过高大上,虽不及金融产业、虚拟经济、第三产业那么高大上。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极有可能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调整状态(解决环保、过剩、过度、均衡等发展问题),没有很好的发展方向。建陶产业是规模不算大的传统产业,而且集中度较低,受房地产过度发展的影响,产能过剩,未来三五年将处于严重的调整期,一部分陶企或淘汰出局或被兼并重组,一部分陶企压缩规模维持生计,仅有很少一些陶企有机会考虑发展提升扩大的问题。概括来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不是五年十年就可以完成的,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还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突破点
从信息化入手“弯道超车”
面对差距和难点,当如何解决?业内部分企业先用其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早在2015年的7月份,东鹏就率先提出了打造“中国建陶2025”的个示范项目,斥资1.5个亿对两条具备一定自动化优势的生产线进行全线的智能化改造,欲建成示范生产线,并从信息化入手,建立信息网和中心数据库,对全线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数据的搜集及数据库的建立。
何新明曾表示,如果从单件设备来看,现在佛山陶瓷行业的自动化水平算比较高了,但如果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企业相比,从整体上来说还会有较大差距。“如果在实现设备自动化的基础上,对工厂的所有设备实现互联互通,把每一个数据采集点都打通,再通过中央数据库的反馈进行操作,就可以寻找到实现资源佳配置的平衡点,从而提高工厂的生产制造效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何新明表示,这种信息化的改造,其实是国内建陶行业通过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实现每个工序的数据相联后,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实现设备生产运营的佳状态。记者了解,东鹏实现生产线上设备的互联互通只是其一个步,未来还会逐步把制造、物流和营销的数据也打通。一旦完成了后续的全通改造后,就可以为行业输出“建陶2025”的综合解决方案,推广到整个建陶行业,让企业进行复制。
与此同时,在今年的3月份,由东鹏、新明珠等五家企业联合发起的佛山众陶联产业平台也建立了。这个平台重点在于将供应链进行优化整合、高效去中间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与建陶2025有一定关联的,从上游采购方面来提升效率,也是制造业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其实现方式,亦是通过信息化的对接和物联网平台的建立,数据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