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业4.0是指让所有生产线上的设备实现彼此通讯,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等技术要从面向消费者转向面向生产者。华为公共与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孔瑜认为,要想实现这目标,先要建立强大的IT支撑系统。
孔瑜: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还是“互联网+”,背后都需要一个强大的IT支撑系统或者IT基础设施,共建一个美好的全连接世界,把连接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记者:以正在兴起的5G技术为例,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认为,作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5G不仅将让用户享受极速体验,更能联合各生产领域,促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产业发展。
黄宇红:我们认为5G所提供的能力,包括大连接能力、低时延高可靠能力以及大带宽能力,都将很好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尽管大家现在已经体验到了一些虚拟现实的服务,但是我们认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要想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离不开5G这样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能力。
记者:尽管通讯技术和设施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智能制造的需要,但中小制造企业的适应情况并不乐观。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数字与创新政策司司长斯蒂芬?施诺在论坛上直言,德国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较弱,德国政府出台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给出了解决方案,其中除了提到要加强光纤等基础通信设施的性能外,还设立专门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尝试新投资框架,创新商业模式。
斯蒂芬?施诺:我们就是希望2025年之前能够掀起一个创业的时代,也就是说我们非常支持创业活动,扶持年轻的企业,资助那些有思想、有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的企业,实现对中小企业、手工业包括服务业在新模式方面的支持,加强对它们的启蒙,让它们接受数字化的挑战,在现有的中小企业数据化的倡议下,德国经济部在实践包括组织方面都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昨天,李克强总理陪同默克尔在颐和园散步,散步后的小范围会见中,李克强总理表示,深化中德合作需要发挥创新思路,拓展共同利益,携手打造更多新动能、新亮点。这次默克尔的行程还包括去沈阳中德合作工业园区参观和访问,在沈阳有一个中德合作建设的产业园区,被视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的重要载体,默克尔的访问也将为双方在制造业的合作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可能。
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张建平:德国曾经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今天它仍然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之一,虽然中国已经替代了很多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大的制造业中心。老牌的德国经济制造中心和中国新兴的制造中心在制造业合作方面现在有很多的合作优势。先,德国的制造理念和制造品质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如果能够对接起来,将产生非常大的合作优势。同时,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资本之间也有非常好的对接优势。但是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德国现在已经从自动化发展的阶段迈向智能制造的阶段,而中国工业现在仍处在2.0阶段,所以中德之间需要在产业链上实现有效的衔接,然后拓展新的全球供应链,从而形成新的生产网络。同时,双方不仅要拓展双方的市场,也要拓展一带一路的市场和全球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德国的技术合作应该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技术研发方面。
在中小企业的合作方面,现在双方都一致同意要将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作为一个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中小企业的资本实力非常有限,而且自身的局限性也比较大,所以我们要抓住几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先,我们必须要创新中小企业合作的资金支持机制,特别是创业投资VC和私募基金PE要形成合力。第二,为了控制成本,基于互联网的合作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与研发就显得尤为关键。第三,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应致力于孵化器的合作,为中小企业的合作创造空间和环境。后,很多中德合作的大项目会提供非常多的服务外包机会和技术外包机会,所以中德的中小企业都将获得很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