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峡两岸智能制造(泉州)研讨会开幕,来自大陆及台湾的25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泉州,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技术、机器换工、工业4.0等议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活动。
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一个的国家级样板城市,也是中国科协19个创新驱动示范市的建设城市之一。2013年,泉州在福建率先启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由此拉开制造业“机器换工”序幕。
开幕式上,海峡两岸科技社团及有关专家与泉州企业签订了《工厂物联网终端及自动化系统》、《针织圆纬机智能卷取落布装置》、《纺织瑕疵智能检测与行业MES系统项目》等8个项目合作和平台共建协议,涉及电子、机械制造、物联网、生态农业、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通过两岸科技社团的智力和科技优势,助力泉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作为第八届海峡论坛·2016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之一,在泉州召开的智能制造研讨会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两岸的多位知名专家围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主题开展了4场主旨报告会。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主讲的《平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迈向可编程的工业》,从世界工业发展动态、智能产业与智慧社会等方面大胆预测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制造工程学会(SME)台湾分会理事长杨宏智主讲《美国的制造政策——两岸生产力4.0的政策动力——3D打印技术于自动化产业与半导体产业之新应用》,详解新智能技术与应用。
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界和业界交流,充分挖掘海峡两岸科技社团的资源,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岸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还举行了两场分论坛,并对泉州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