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乡间的 “农场云”

   2016-06-03 710
导读

本报讯 (记者张春杰)这是温度,这是湿度有了这个小盒子,我在家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大棚里的情况。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的蔬菜

 
  本报讯 (记者张春杰)“这是温度,这是湿度……有了这个小盒子,我在家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大棚里的情况。”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王立林指着一个白色仪器的显示屏告诉记者。
  5月31日,记者来到榆树农业信息化服务试点北沟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基地东南角的大显示屏上,正显示着实时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北沟村党总支书记刘占文告诉记者,这是气象监测子系统,可以对大棚外部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水分、光照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走进大棚,可见中间的水泥柱上有一个方形白色仪器,显示屏上显示着各种数值。村民王立林介绍说,这是农业环境智能采集主机,“手机装上APP,在家就能知道这些数据,我们农民种菜也越来越现代了。”
  “气象监测系统和农业环境智能采集主机的数据会实时上传至‘农场云’监控平台,系统通过“掌上农场”APP发送给农户、技术员、农业专家。”平台技术人员介绍说,农民打开“掌上农场”APP,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棚内的实时数据。同时,系统通过对数据的运算和分析,可以对农作物生产和病害的发生等发出告警和专家指导,方便农户提前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成本。
  记者从榆树市农业部门了解到,榆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投资200万元建设“农场云”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化服务。
  大棚内的农业环境智能采集主机可实时监测数据参数。
  张春杰 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73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