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饲用作物种植,构建“以水定种”和“以养定种”的种养结构
行唐县农民王林一个年种青贮玉米,就尝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
“去年我种了10多亩青贮玉米,在玉米成熟前养殖场就按合同价收购了,和秋后卖玉米的农户相比,每亩多收入200元。”王林说。
包括我省在内,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计划调减籽粒玉米种植,发展饲用玉米和饲草种植,构建“以水定种”和“以养定种”的种养结构。
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介绍,今年,我省划定了3500万亩小麦生产核心区,建档立卡、上图入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同时,以张承农牧交错区、太行山燕山浅山丘陵区为重点,调减籽粒玉米300万亩,改种杂粮、食用菌、中药材、山地蔬菜、林果等,发展青贮饲用和专用玉米,推进种养结合。
同时,我省在地下水漏斗区开展了季节性休耕与轮作试点,探索轮作休耕模式,进行一年一季或两年三季种植。在山前平原区建设25个20万亩以上的蔬菜大县。加强太行山、燕山、坝上和冀中南平原药食两用品种基地建设,在优势产区创建中药材园区,做强中药材产业。以平泉、阜平、遵化为三大发射点,打造太行山、燕山香菇产业带和冀中南草腐菌聚集区,做优食用菌产业。
做大马铃薯产业,打造全国种薯、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
步入张家口弘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马铃薯豆沙包、马铃薯糖三角、马铃薯花卷、马铃薯吐司面包、马铃薯牛角面包、马铃薯汉堡包、马铃薯小笼蒸包、马铃薯烧麦、马铃薯面条、马铃薯煎饺……各种马铃薯面点让人目不暇接。
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被列入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后,研发了23种马铃薯类商品,其中马铃薯刀切馒头、马铃薯面条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我省加快马铃薯主食化进程。自去年8月被农业部列入批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试点省后,我省把张家口、石家庄、秦皇岛三市作为试点地区,并确定6家企业负责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生产,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我省是马铃薯重要产区之一,张家口、承德等北部地区耕地多为沙壤土,海拔和纬度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黄金地带,该区域马铃薯产量高、病害轻、品质好,且有马铃薯种植习惯。为此,我省将在张承地区打造全国种薯、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做大马铃薯产业。
拉长谷子产业链,创建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衡水市东岳村村民张书行,没有像往年那样四处打探开春后种什么能赚钱,而是悠闲地待在家里,等着河北金绿谷加步公司把谷种送来。
张书行介绍,前些年春耕备播时常常为种什么发愁,自从去年和河北金绿谷加步公司签订谷子购销合同后,从种到收全程的技术服务就交给了该公司负责。去年,村里种玉米的都赔了钱,他种的谷子则以3.6元/公斤全部卖给了该公司,省心省力,还赚了钱。
河北金绿谷加步公司是一家谷子购销加工企业,年收购谷子200多万公斤,为30万亩农田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公司董事长杨冰介绍,只要公司辐射到的农户卖谷子,公司就敞开口收。我省9家谷子专门研究机构,以及河北科技大学和12家谷子知名生产、加工企业联合谋划组建了河北省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加联盟的成员,不仅实现了信息互通,还可以实现原料的互通有无。
通过创建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民改种杂粮,实现增收,是我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又一举措。
省谷子所所长程汝宏介绍,谷子是我省的传统特色优势作物,我省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1/4,产量占全国1/3,贸易量占全国1/2。组建产业联盟,旨在通过产学研结合,针对我省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技术需求,开展谷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在谷子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产后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开发、优势区域布局与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攻关,突破产业瓶颈,进一步确立我省在谷子科研、生产及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我省将借鉴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验,建立优势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农业生产供给侧入手,拉长杂粮产业链,提供市场所需产品,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