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大宗商品行业产能过剩
十多年来,在投资的驱动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2001年我国10种常见有色金属产量仅884万吨,而去年达到5090万吨,增长476%。
目前仍有一些大宗商品行业在扩张产能。以能源行业为例,在国内石油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预期的驱动下,我国炼油能力自“十五”以来快速扩张,截至“十二五”末,各类成品油均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尽管炼油能力过剩,但据专业研究机构统计,2017—2020年,我国年均新增炼油能力3500万吨左右。
与产能扩张不匹配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我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速在放缓,导致不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营形势严峻。以有色行业为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一季度8538家规模以上有色企业亏损面为27%,其中铜矿采选亏损面为40%,铅锌矿采选亏损面30%。
“若有色金属价格继续走低,行业的亏损面将进一步加大。”江西铜业(600362,股吧)集团副总经理吴育能昨日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的主要应对方式是,主动关停高能耗、高成本产能,压减亏损产能。
去年中央提出的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据吴育能介绍,国内铜冶炼企业今年年初就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决定联合减产35万吨精炼铜。“若价格继续下行,不排除进一步削减产量。”吴育能说。
除主动关停和压缩产能外,很多企业在降本增效、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此外,不少企业抓紧资源布局,补资源短板。“面对有色金属市场低迷、国际矿企被迫抛售较优质矿山的机会,中国企业应积极‘走出去’,抓紧资源布局,补资源短板,提高资源占有率,以保障有色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吴育能说。
不过,吴育能表示,鉴于对外收购矿山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不可抗力因素较多,国内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矿山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企业做大做强,期货工具少不了
事实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实体企业除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自救外,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脱困。
“相比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透明度高、流动性强、供求集中。”吴育能说,目前国内有色行业特别是铜行业的现货贸易常用的两种作价模式均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分别以期货均价和期货盘面点价来确定购销基准价。期货市场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需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将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从而实现原料成本、库存和产品的价格锁定。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这对于锁定企业经营利润是非常重要的。
吴育能认为,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实体企业实现购销和经营的一个有效的市场补充,企业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创新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20多年来,江西铜业坚持购销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并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经营一直非常稳健”。
在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看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战略管理,比如通过对期货价格趋势性波动的研究,帮助其决定库存管理、原材料定价管理,以及扩产、减产等一些中长期发展战略。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定价管理,组合出多种贸易定价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马文胜说,比如很多有色金属企业在与下游客户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可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加减升贴水之后进行贸易定价,或者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做周均价、月均价的购销合同。
此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敞口风险管理。“很多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敞口,对内部现货进行敞口管理,做得都非常不错。”马文胜表示,特别是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对现货的敞口管理,在内部逐渐形成产品保值、原料保值、库存保值等,即便价格不断下跌,仍可以保证利润。
马文胜认为,企业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规模管理。过去国内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均是在利润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以规模带动流动性,再以流动性促进规模,但随着近年来加工利润、贸易利润的下降,规模越大的企业面对的风险越大。
“定价模式的多样性和期货远月合约保值手段的运用,可提高现货的经营规模。同时,企业还可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以调节现货产能。”马文胜说。
在吴育能看来,江西铜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每一步都离不开期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与钢铁、有色等行业不同,国内部分与原油相关的产业仍缺乏较权威的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机制。油品期货品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无法实现与全球市场真正意义的对接,甚至不得不依赖政策保护。
“能源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化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的正确引导将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权威的价格指引或成为供需相互适应的关注焦点,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是促进石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蔡东澄表示。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我国的原油期货目前“只欠东风”,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将在上期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以迎接全球的投资者和产业企业参与。
“随着全球能源相关产业企业和投资者的参与,我国原油等油品期货市场或成为引导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路标,同时也将为相关企业提供高效的规避风险的场所。”蔡东澄同时表示,上期所可以通过逐步完善油品期货产品序列,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我国成品油产品标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促企业转型,期市在行动
在当前国内很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宗商品相关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平稳转型。”马文胜说。
“随着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部分企业在传统经营模式之外,还利用期货市场创新了商业模式。”马文胜表示,比如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创新,企业在利用期货市场的过程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优化产业链定价体系。又比如融资模式的创新,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好了价格,利用第三方仓库管好了现货,这样银行就愿意拿出资金来支持企业的仓单融资、货单融资等需求。
“除期货工具外,市场上现在还有掉期、场外期权、中远期合约等风险管理工具。这些风险管理工具促使企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实体企业开始向价格管理、风险管理转型,有的企业向大宗商品交易商转型,有的向产业基金运营商转型,有的向资产管理商转型。”马文胜说。
在他看来,期货公司也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帮助实体企业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
事实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期货公司通过摸索,在创新业务中找到了服务企业新需求的方法。在资产管理方面,期货公司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为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定向募集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以及合作套保中的一些收益分配问题。同时,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商品产业基金的载体。
在风险管理方面,期货公司可以通过场外期权为实体企业做含权贸易或大宗商品区间定价服务,使企业的价格管理更加灵活。同时,期货公司还可以为企业做融资服务。此外,期货公司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使大宗商品传统现货贸易发展成“现货贸易+期货+期权”的风险可控的大宗商品贸易新模式。
“通过这些创新业务,期货公司可以更切实有效地服务实体企业,更好地促进企业适应供给侧改革。”马文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