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汽车配件网讯】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不久召开的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了解到,从“七五”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就被国家视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各阶段的5年规划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均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如何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业内专家对“十三五”期间汽车工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出以下十大方面内容。
一是行业发展速度减缓。据专家分析,从2014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开始减缓。2015年增速继续下降,是近年来汽车销量年增幅慢的一年。再加上部分车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还遵循原有的发展思路,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二是发展领域拓宽。过去车企在做规划时,只需确定重点发展的整车类型和具体车型,然后上产品,后以产销数量见分晓。而现在,发展领域拓宽了,不仅需要发展传统汽车产业,还需发展新能源汽车,把创新作为重点,在汽车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上下工夫,同时还要发展汽车服务业。因此,专家表示,如今单纯追求整车产销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三是跨界发展启动。2015年起,乐视、蔚来汽车等互联网企业掀起了“新造车运动”,这种跨界发展对汽车工业产生了不小影响。今后,汽车产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专家表示,传统汽车企业需直面新形势,加快发展步伐,一味关起门来自己研究发展,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四是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争论中加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05万辆和33.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还需解决技术路线、产品种类、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问题。专家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向成熟,比亚迪、北汽、江淮、精进电动、科力远、特锐德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应给予肯定。
五是发展要求提高。从竞争对手看,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陆续推出大量拥有先进技术的新车型,这就对中国品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政策法规看,我国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如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需降至5.0L/100km;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正由推荐性标准向强制性标准过渡,限值也会加严。从消费者层面看,如今我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专家表示,如今只靠数量增长求发展的企业已经没有前途,如果不在创新上努力,很难满足各种不断提高的要求。
六是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战略。目前,跨国车企已把中国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在不断升级传统汽车、导入新车型的同时,他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也投入了更多力量。虽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很快,但部分关键技术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外,跨国车企正在积极研发并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小型车和经济型车,与中国品牌争夺市场。同时,他们也在谋求更多话语权,始终没有放弃在合资企业中提高股比的想法。
七是国家政策在调整。为支持汽车工业发展,过去我国先后出台了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进入“十三五”,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还会继续调整,把企业进一步推向市场,如准入政策的放开、补贴政策的退坡、合资政策的改变、国企改革等。
八是中国品牌发展势头良好。虽然对于中国品牌的发展有很多争论,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品牌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增加,长安、长城、吉利和奇瑞等领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品牌在“十二五”取得大发展的基础上,“十三五”一开局又表现出了不错的发展势头,“十三五”将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好时期。因此,自主车企需继续努力,社会各界也应全力支持中国品牌,使之真正发展起来。
九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专家表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制造业十分重要,而要发展好制造业,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如果不在苦干实干上下工夫,不克服浮躁情绪,只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那么产品质量势必无法提高,品牌也无法传承,自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过去我国汽车工业只强调发展,很少强调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当前制造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我国汽车企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出世界知名品牌。
十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自从2012年我国整车出口突破100万辆以后,出口连年下降,2015年仅出口整车72.82万辆。这一数据及出口占汽车产销总量的比例,与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无法相提并论。未来车企不能一味地依靠国内市场,而应高度重视“走出去”,扭转当前不利的出口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