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建造成本连年上升,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严重超支,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在《施政报告》提出,发展局局长将成立及领导专责办公室,推出多项针对工务工程的新措施,包括全面检讨相关指引,减省非必要设计及合约要求;设立成本指标制度,除特殊情况及已开展设计的项目外,所有政府新建楼宇项目的单位造价必须低于指标;工务部门将加强工程设计标准化、机械化及以预製方式施工,并採取“可建性设计”的理念,保障安全之馀亦减省成本;优化工程採购招标方法,减低投标风险溢价以至整体工程成本。
先在三类公共建筑推行
政府消息人士指,“成本指标制度”即是参考过往数据,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的单位造价,务求新落成政府建筑的成本在控制范围内,今年内率先在三类公共建筑推行,包括学校、政府办公室、政府宿舍。参照近期工程项目,学校的建筑成本为每平方米二万元,医院为三万元,至于成本指标会否订在现行水平,则有待探讨。至于“可建性设计”,在新加坡是法律要求,政府希望引入有关理念,鼓励部门在设计时多考虑建造性及维修性,即确保实而不华,容易维修保养。
《施政报告》又提及,当局有意放宽承建商承接工务工程的限制,吸引更多海外承建商来港参与基建发展。消息人士补充,近年新加入参与本港工程的海外承建商很少,以致未能引入专业人才、新概念或技术,故政府有意引入外地承建商及顾问公司,但仍需先谘询建造业意见,强调本港工务工程量很多,不存在“争饭碗”问题,而海外承建商参与香港基建通常会透过联营方式,有助促进人才、技术交流。
针对楼宇维修工程围标问题,政府正与市建局商讨推行试验计划,加强对业主的技术支援,包括提供指引及合约样本、安排专业人士提供立意见、设立投标平台等,降低围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