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给侧改革注入“绿色动力

   2016-05-20 2620
导读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树立绿色十战略思维,将绿色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植入、渗透和融合,赋予发展绿色内核、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树立“绿色十”战略思维,将绿色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植入、渗透和融合,赋予发展绿色内核、绿色属性、绿色文化、绿色精神、绿色活力、绿色形态、绿色伦理和绿色价值,绿色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环节,实现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彻底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永续发展之路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树立“绿色十”战略思维,将绿色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植入、渗透和融合,赋予发展绿色内核、绿色属性、绿色文化、绿色精神、绿色活力、绿色形态、绿色伦理和绿色价值,绿色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环节,实现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彻底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永续发展之路。

  培养有生态文化的劳动者

  ———“绿色十”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化的劳动者。人是积极、活跃的生产要素,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绿色十”教育就是要将绿色发展贯穿于人的终身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化的劳动者,驱动经济社会进步。绿色教育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小学、中学、大学要随着受教育者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与时俱进地加强绿色教育,培养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和永续发展的创造者。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持续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与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相关的课程。社会教育阵地广阔,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大众媒体,受众多,影响大。在大众媒体上,我们需要有专门讨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永续发展的新闻、节目和文章,教育与引导人们走永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绿色十”金融:构建绿色金融制度。金融发挥着筹措资本、配置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等核心的功能。随着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日益重视,环保对金融的需要与日俱增。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的绿色融资需求至少2万亿元,而政府多只能投入2000多亿元来支持环保、节能、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根据环境保护部测算,5年内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融资需求为1.7万亿元,而财政在未来3年的投资预计只有500亿元。“绿色十”金融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引导企业的生产注重绿色环保。根据国际经验,结合国情,“绿色十”金融制度主要方面:一是建立绿色银行体系;二是建立对绿色信贷的贴息机制;三是建立对绿色项目的担保机制;四是建立有政府参与的绿色产业基金;五是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当地的中长期、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提供融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932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