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消灭病原体的理解上不同
部分养鱼户不论鱼的健康情况怎样,从清明节前后开始,对鱼体定期喂药,对鱼池定期杀虫杀菌,使用药物剂量也大,另一部分养殖户,对鱼情水情细致观察,发现问题后采取相应措施,合理使用药物的品类与剂量。
前者盲目的杀虫杀菌,盲目的使用药物,常带来严重的后果,鱼不发病则已,一旦发病,虫体和细菌的耐药性强,治疗难度大,只有依靠更换药物品类,加大药物剂量,延长用药时间等措施来弥补,这样一来易产生药害,药物对鱼体的损害,药物对水质的破坏,造成恶性循环,严重的后果是,鱼不是病死的,而是药害而死;鱼池翻塘,不是耗氧量太大造成的,而是藻类被杀死,光合作用缺乏浮游植物,水体造氧能力不足造成的。
前者是“无病吃药,有病难治”。但后者,常在投饵机前对鱼体的体表或鱼的吃食情况仔细观察,或用撒网捕起活鱼进行肉眼或用显微镜观察,鱼不吃食,或鱼有少量死亡,鱼体表发红,掉鳞,是寄生虫造成的还是水质造成的,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怎样,有没有必要杀虫,仔细分析后,采取对症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好,用药成本低。
二、对“滥用药物”危害的认识不同。
滥用药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只要是表面上能提高养殖效益的药物都用,除杀虫剂抗生素外,个别养殖户自己添加所谓促生长类药物;二是盲目加大用药剂量,错误地认为,“郎中郎中,不狼不中”(湖北方言,意思是用药不狠,就没效果)。滥用药物危害很大,先不说对环境,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对鱼体也会造成直接危害。
一是药物的毒害作用,是药三分毒,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加重鱼的肝肾负担,毒害肾脏等;
二是病原体的耐药性加强,治疗越来越难;
三是引发一些新病难病,死亡率大,举例来说,有的养殖户,自己添加喹乙醇喂鱼,结果鱼体发红掉鳞不耐运输,鱼发病时肚子大,治愈率低。
因此,养鱼不能过度依赖药物,养好水,进行综合防治才是上策。
三、对“养鱼先养水”的理解上不同。
部分养殖户过分强调,对水体本身的调节管理,而忽视了对池塘底质的改善。池塘底质直接影响着水质,底质的土壤种类,酸碱度,营养盐类,有毒有害物质,病毒细菌,淤泥厚度等,直接影响水体相应的各项指标。
比方说淤泥少的沙土池,往往会出现水质瘦,肥效短,水质不稳定等情况;有的池塘长年施用粪肥,或多年没有清淤,底质淤泥厚,有毒有害物质多,鱼发病率高,水质怎么调,都很肥,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易发生翻塘现象,或是水肥藻相不好而致白鲢不长。
而另一部分养殖户,则非常重视池塘底质的管理,在干塘冬季,用机械清除过多淤泥,保证池塘的水深,保持20-30厘米的淤泥厚度,对池塘进行曝晒,冷冻,或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原体,改善底质通气性,这样日常的水质管理较为容易,鱼的成活率也高。
四、对鱼病综合预防观念上的差异。
尤其是提高鱼体免疫力方面的理解不同。在喂养中,部分养殖户认为鱼吃饱,生长快,鱼的抵抗力就强,特别是在鱼价上涨的年度或季节,养殖户感到有利可图,加大投饲量,促使鱼体快速增长,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鱼类过饱摄食,必然会出现以下几大不利之处,
一是鱼体表面上生长速度快,但抗病力却下降,患肝胆综合症;
二是,部分饲料没能完全消化,饵料消化利用率低,饲料成本高;
三是鱼排出的粪便对池塘污染大,水质过肥,易发生细菌性传染病。
鮰鱼,草鱼,青鱼等鱼类在二龄鱼种阶段,一旦因投饲过量而发病,带来的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有的近乎灭之灾。另一部分养殖户,则坚持科学投饲,不论鱼价涨跌,鱼的投喂量控制在七八成饱,立秋之前,二龄草鱼等的投喂率控制在2-3%之间。
正确认识到养鱼中疾病防治的误区,重点是要采取综合防治,健康养殖。
一是正确用药,包括对症下药,计算好用量,避免滥用药物。
二是,在“养水”方面,改良底质与调节水质并重。
三是,控制好投饲量,避免过量投喂。
四是,选择好的饲料品牌,很多用户反映,汇海饲料养鱼,鱼体鳞片紧密,发病率低,耐长途运输。
另外,还可改变放养模式,如主养草鱼,改为主养鳊鱼;放一龄草鱼种改为放二龄鱼种等。对于水源不便,老化池塘,可改变生产方式,养鱼可改为种莲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