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系列报告三:金属3D打印助力高端制造产业升级 面临万亿市场

   2016-05-20 820
导读

3D 打印技术是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一层一层地往上增加材料,最终制造一个零件。首先通过计算机把这个零件微分,先把它分解成

     3D 打印技术是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一层一层地往上增加材料,终制造一个零件。

先通过计算机把这个零件微分,先把它分解成厚度是δ 无限小的接近无穷多的片层,把三维的问题变成二维的,不管零件有多复杂,不管什么三维形状,切片成二维图形,一层层往上生长,每一层的厚度非常小,这就是增材。

制造技术是一个大的谱系,增材制造是其中一个分支。铸、锻、焊、热处理等成型制造是控制材料的结构,车铣刨磨钻这些去除材料的方法更多是精确控制零件的形状,增材制造是制造体系中的一种成型技术,对传统成型技术不是颠覆,但是是一种变革。

金属3D 打印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产品设计、材料制备和构件制造的一体化。金属3D 打印的优势除了设计自由、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满足个性化小批量生产以外,还将带来两大变革:一是对构件材料技术产生变革性影响:实现高性能新材料的数字制造;二是对装备制造技术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实现超大超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

中国是拥抱3D 打印技术的国家之一。在新一轮工业化浪潮中,美国、英国、中国都将3D 打印技术视为制造业创新的一项关键技术。

3D 打印市场规模不断超预期。过去27 年,全球3D 打印产业复合增速超过27%,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了51.65 亿美元。国内3D 打印市场过去四年连续翻倍增长,2015 年中国市场规模在78 亿人民币左右。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全球还是中国,13-15 年3D 打印市场规模实际额都超过了2012 年3D 打印技术处于“炒作周期”峰时媒体预测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3D 打印产业已经处于爆发期,而中国是增长快的市场之一。

3D 打印主要应用于原型制造、模具验证和直接制造,直接制造为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我们看好3D 打印在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大型锻件和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同时,3D 打印再制造将是未来的蓝海市场。总体来说,金属3D 打印面临万亿规模的大市场。

航天航空领域是金属3D 打印增长快的领域。3D 打印在飞机机翼机身、发动机零件、航空站零件补给、无人机系统中都有广发应用,根据我们测算,未来20 年3D 打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可达1.25 万亿;Wohlers 预测,按现在航空航天占3D 打印应用占比16%比例不变,2020 年3D 打印在航空航天业应用规模将达到 34 亿美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908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