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D打印成为寻常 中国制造2025什么样

   2016-06-14 960
导读

2016年5月8日,是国务院推出《中国制造2025》满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李克强总理对此高度关注,重点改革。他曾说:互联网+双

 2016年5月8日,是国务院推出《中国制造2025》满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李克强总理对此高度关注,重点改革。他曾说:“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中国智造

产业互联网的新常态

全球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硅谷)秘书长、德国工业4.0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作者夏妍娜说,过去20年是消费互联网的黄金20年,未来3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30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带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与洗牌,如今,"互联网+制造"已被视为释放中国工业新红利的风口,制造大国的发展动力不再单纯地依赖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而更多地在于依靠信息技术、智能硬件进行创新驱动。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做出的积极举措,它不是否定中国制造业过去取得的成就,而是在“新常态”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谋划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如何将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

过去,工厂仅仅关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产品的卖出就是收益的结束,而现在,产品的卖出只是销售的一个步,工厂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支持、维护、运营、管理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服务型制造模式,构建“互联网+制造”全产业链的新路径。

3D打印

几乎可塑造万物

工业的未来在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可穿戴技术、3D打印、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可运用于生化、宇航、医疗、软件等高附加值制造业。

过去,美国军方一直需要库存百亿美元以上的零部件,便于及时供应全球各地军事需要。

现在,美军大型航母可以通过海水处理和废水脱盐手段来提取所有的化学和金属元素,然后将它们输入到特殊的3D打印机,现场即时生产导弹、飞机、步枪,甚至可以更换皮肤和制造食物。

其实,3D打印并不是一项新技术,3D打印机已在制造机械加工车间默默地工作了几十年。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受到计算能力、新型设计软件、新材料、创新推动及互联网进步的推动,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

3D打印机依据计算机指令,通过层层堆积原材料制造产品。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通过切割原料或通过模具成型制造新的实体物品。

3D打印的技术名称是“增材制造”,这是对实际打印过程比较贴切的描述。3D打印特的制造技术让我们能够生产前所未有的各种形状的物品。

体素催生出活跃的智能原材料。与今天我们能3D打印的非智能部件不同,未来我们能打印出智能系统,例如一部可使用的手机。3D打印机将创造出智能面料、现成机器人的生命形式和能够学习、响应和思考的机器。我们可以打印带有数字智能内涵的实体物品。

未来有一天,3D打印将把人工智能从计算机拓展到现实世界,机器人将成为过去时。

“制造背后的制造”

2013年,德国率先向世界推出“工业4.0国家战略”,想要争夺全球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权。这,是一场未来之争。那么中国制造2025如何面对这场竞争?

“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基于一流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导向、关注利益相关方的企业治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全面的结构改革。”这就是公认的“德国模式”。在仔细分析,这其实也是“中国模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683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