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光:2025年中国制造业指数 接近日德

   2016-06-15 780
导读

 去年5月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受到国际舆论关注。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25年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

  去年5月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受到国际舆论关注。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25年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制造业赶超德国和日本的目标。

  香港科技园昨日举办《亚太创新峰会2016》系列峰会,邀请《中国制造2025》主要起草者之一的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解读文件。他表示,创新是中国解决系列问题的导向,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在追随发达国家的时候,对其核心技术有依赖,无法进行突破,产业结构偏低,导致的高端制造不足、低端制造过剩。

  他表示,以中国目前劳动成本上涨、产能过剩的情况看,上述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中国希望在2025年成为制造业强国,总体水平与德国和日本接近。规划希望,届时在高铁、航天等一些领域,成为世界领先强国;在机器人、航运工程、机床、能源汽车等领域,达到世界一流;通信技术、工业云等11项技术实现重点突破;在一些仍然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的领域,实现某些点上的突破。

  李北光表示,尽管中国服务业的产值已经超过制造业,中国的经济转型仍然以制造业为主战场,“服务业是皮、制造业是毛”,在这一艰难转型中,中国仍然有每年1600万的城镇化需求、城市结构消费以及高端消费、巨大的回旋余地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作为支撑。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的低端需求降低,为了使得制造业回流本国,美国推出工业互联网技术,德国推出工业4.0,希望以供应优势倒推产业发展,中国则希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信息技术和制造融合,完成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他表示,中国有持续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定力,在“十三五”规划中搭好创新基础,实施三步走战略,在2025年推出《中国制造2035》,再于2035年推出《中国制造2045》计划,向制造强国迈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547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