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战略解析

   2016-06-14 780
导读

2015年,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应势而生,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便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预示着未来10年

     2015年,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应势而生,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便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预示着未来10年内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

然而,由于制造业涉及领域宽泛,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化明显,也让制造强国战略相关政策在不同领域之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市场研究通过持续追踪与分析,将“制造强国战略”以及“智能制造2025”中与工业自动化领域密切相关的重点内容做了梳理,方便市场参与者从不同的维度解读这一历史性政策。

 制造强国战略

“三步走”战略——从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可以看到,在2045年之前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主要分为“三步走”:2025年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巩固地位,提升层次,居于制造强国“中位”;2045年创新引领,实现跨越,迈入制造强国“一个方阵”。

实施制造强国的八项战略对策——先通过对政策环境,金融环境,人才战略,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及改革,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将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以及再制造,静脉工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企业群体以及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由于不同对策所针对行业,实施路径,政策落实等均有不同,这里不再逐一展开。但是通过分析各项政策细节可以发现,随着近期制造强国战略各项细则的公布及实施,必然对目前国内整体制造业环境及制造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制造2025战略

制造业十大战略产业——通过对比多项政策可以看到,到2025年,制造业领域中以下优势及战略产业将开始实施新的技术路线图并大力发展,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据预计,以上产业以及其所关联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大重点工程——这五大重点工程分别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高端装备创新。以智能制造为例,未来3-5年,将在智能示范项目,政策转向资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云服务平台,智能装备/软件,建设标准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进而带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全面展开。

随着对智能制造的持续关注,在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过程中,必将给众多自动化市场参与者带来新的变化和机遇,“应势而变”也将成为自动化市场参与者在未来的新方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504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