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大佬妙语连珠指点LED照明江山
点评:这一年,对照明人来说是“寒冬”
2015年,对于LED照明产业来说,是激荡的一年,是变革的一年,行业环境的变化将许多企业推上了转型的风口浪尖。同样的,面对竞争激励的环境,各大企业遭遇不同程度的“创伤”,如企业间的并购战、倒闭潮、价格战等……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爆出亏损新闻,2015年一个季度持续亏损的也不在少数。
可以说,2015年对于做灯的人来说就是“寒冬”,企业或经销商交谈时感叹多的恐怕就是生意难做,“今年的生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去年的生意就不好,没想到今年更难做”……是不少照明人今年共同的心声。
2015年辞旧迎新之际,站在时间年轮的分割线上,众多行业大咖纷纷袒露心声,以求照明领域在未来的道路上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业或许有起有落,寒冬来了,春天一定不远了!
LED行业剧烈洗牌今年4000家企业退出市场
点评:年底又一波洗牌来袭!
年底,又一波大型并购消息吸引人眼球,先是广晟正式成为佛山照明一个大股东,佛照大股东易主,紧随而来佛照高管集体辞职,引发业内一波揣测和热议,紧接着飞乐音响收购喜万年部分股权,这是照明圈的并购大事件。而关注度相对较小的,包括奥瑞德拟15.3亿并购新航科技;圆融科技1.09亿并购杰生电气;雪莱特全资子公司拟450万购宇杰智能等并购事件陆续在11月份、12月份上演。
照明行业年度总结指出,LED行业尤其是下游照明企业并购频繁且金额创新高。研究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中国LED行业并购金额达到408亿元,并购案例53个,对照2014年整年并购金额60亿元,同比增长580%。其中,过亿元并购案例39个,占比为73.6%。
2015,408亿元,2014,仅60亿元。这样的并购金额数字,似乎足以说明,国内LED行业并购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型并购案例也层出不穷,也正反应出一些专家的预测,即国内照明产业的优胜劣汰,行业整合的大潮已经拉开序幕。
三星与LG缩减LED芯片事业规模
点评:国内企业将主导LED江山
今年传统LED芯片市场价格下降20%-30%,接近价格零点,尤其是以三安光电为代表的大陆芯片厂家,通过并购扩产等制造规模优势,不断压低成本,已成红海市场,国外企业难以提供类似质量但更低价格的产品。另一方面技术瓶颈的突破拉近国内外企业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国内企业已经赶超外企。并且,文中指出,目前市场有高达2成的供过于求,虽然照明需求逐步扩大,但在市场价格与供需还没有达到平衡的情况下,避免因与中国厂商的激烈竞争造成的损失扩大,韩国芯片大厂三星(Samsung)与LG日前做出了营运调整,双双缩减他们的LED芯片事业规模,但并非退出LED市场。
不只LED芯片端,国内企业在LED产业的领导地位近年来越发明显,日渐成为LED生产大国。今年飞利浦亦选择了售出专注于制造大功率LED组件的事业部——Lumileds,同样是逼于中国大陆LED元件企业的竞争压力。DigitimesResearch预计,2015年,中国大陆LED元件的产能占全球总量的34.7%,台湾地区占25.5%,中国供应商将在2015年成为领导LED行业的主要角色,国外大企不再占主导地位。
LED照明产业受政策影响正从智能制造迈向智慧制造
点评:政策能否助力LED行业走出恶性竞争困局?
政策对于一个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影响显得更加突出。LED行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政策的推动功不可没。
然而,发展到今天,LED行业同样面临着所有新兴行业相似的问题,标准的不规范,竞争的同质化,山寨横行,专利的缺失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形成拥有话语权的企业来引导。国务院近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定落实政策。
这对于整个LED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当前,不少品牌企业已经纷纷响应国家推出的智造方证,开始从产品上着力进行整改,不少行业机构也开始纷纷行动,推动LED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再加上2015年风起云涌的收购与兼并,行业资源开始逐渐呈现向大品牌靠拢的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LED行业即将出现真正的龙头企业。
众咖热议古镇灯都的未来发展
点评:企业寻求转型古镇需营造整体产业氛围
从不断见诸新闻的卖场降租现象来看,古镇灯饰产业面临与国内经济相同的转型压力,受电商和人力的挑战,主要依靠灯饰分销和卖场经营的古镇产业业态亟需升级。
依今年古镇灯光节可以看到,古镇已经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政府除了为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在如今的竞争态势中,更应该为企业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产业文化氛围,这个产业文化氛围应该是整体创新、孵化品牌、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而企业作为个体更应在这个产业形态中寻找自身位置,利用地区全产业链供给和制造优势,避开红海,在新的技术创新中建立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