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与2016年一个季报。
2015年全年实现收入15.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58%和15.29%。2016年一季报实现收入4.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37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19%和-14.76%。
2.点评
(一)业绩点评
2015年是公司重要的战略规划之年,再起航之年。在这一年中,公司确立了制药工业4.0+精准医疗两大领域并行发展的战略构想,并通过内部挖掘和外延并购的方式,已经初具雏形。但整体来看,公司所处的制药装备行业承受了下游制药工业利润降低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谨慎和GMP周期结束带来的同行竞争双重压力,导致公司业绩增速放缓,2016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
具体情况为:2015年收入15.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58%和15.29%;2016年一季报收入4.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37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19%和-14.76%。
1.行业竞争压力加大,毛利率下行显著。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药装备,2015年至今,行业竞争程度加深,其主要原因包括:1)“控费”“招标”“三明模式”等多重药价砍杀的政策之下,下游制药工业承受巨大的利润降低压力,导致其固定资产投资越发谨慎;2)GMP周期结束,导致订单量有所减少,直接加剧了制药装备行业内部的竞争,价格手段成为竞争常态。同时,公司开展新的业务以及所处地上海人力成本提升,也直接消耗了公司部分利润空间。我们看到在多个因素作用下,公司毛利率水平出现下降,2015年和2016年一个季度毛利率分别为44.38%和44.51%,明显低于2014年的48.12%。
我们认为,行业短期低点已经形成,内部竞争加剧,同时下游制药工业仍然存在下行可能,导致整个制药装备行业承受一段时间的压力,短期制药装备行业低增长、快整合将更加明显。因此,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来看,有助于产业升级和集中度提高,有益于龙头公司。
2.出口业务与食品工业成为亮点。
从2015年年报中可以看到,公司在食品设备和海外业务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其中,食品设备实现收入3,659万元,同比增长130%。目前体量不大,但食品工业对质量安全需求日益重视,有望拉动食品装备行业快速发展,为公司提供新的动力。海外业务成为公司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市场拓展迅速,尤其是以印度为代表的东南地区。2015年海外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17%。同时,海外业务的毛利率51.3%,远高于国内业务的43.1%。公司在16年的制药装备销售方针上,也更加注重海外市场的销售推广,有望在16年带来新的突破和业绩惊喜。
(二)工业4.0+精准医疗战略布局初步成型
在公司战略布局上,制药工业4.0和精准医疗的项目陆续落地:1)制药工业4.0方面:先是收购了致淳信息65%的股权,获得医药信息相关技术和人员;然后在6月份一个个“交钥匙工程”项目成功验收,实现了制药工业4.0的一个步;2)精准医疗:参股诺诚电气14.77%(第二大股东),伯豪生物34%(一个大股东),又在2016年1月牵手重庆大渡口区政府设立设立重庆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再加上在2014年,引进劳昕元博士团队,设立的上海溥生生物,公司精准医疗板块搭建的雏形已经清晰。
基于公司在制药装备和精准医疗、医疗器械等领域布局和发展,公司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的5年发展目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精准医疗产业的逐步推进,双轮驱动的东富龙将更具发展潜力和空间。
3.投资建议
预计2016-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18.9亿元、23.1亿元和28.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47亿元、5.47亿元和6.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元、0.86元和1.07元。我们认为,公司在制药工业4.0领域发展已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制药装备行业短期有所调整,但长期发展稳定。公司精准医疗产业布局雏形已现,重庆产研院的正式落地,未来蕴含巨大的发展和项目引进潜力。因此,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布局和发展,维持给予公司“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