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正着力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经过3年努力,广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去降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创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初步建成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多层次、高质量供给体系。
从总体方案看来,广州主要从化解过剩产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三个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把握方向,明确路径,与实施“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同时,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产业集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依靠创新提高供给质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供给侧的相关因素看,主要涉及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和制度管理这五大项,各国的经验都表明,这五大要素中间的前三项,在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表现出它们的支撑力,但其后却要转向衰竭。
在前三项出现了支撑力滑坡的情况下,广州要努力抓住科技和制度管理这两项,打造新的动力体系。广州和全国都一样,可做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篇文章。如何做好这篇文章,则需要针对性的高水平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机遇,广州要抓住这个机遇,通盘考虑,动态优化战略,可努力争取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三年工作目标
去产能目标
到2018年底,“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淘汰印染行业产能7846万米
三大措施
“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 不属于过剩产能行业的出清40%
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到2016年底,全市淘汰印染行业产能7846万米
分类处置非国有“僵尸企业”:对资产负债率超过85%且连续亏损3年及以上企业进行分类处置
去库存目标
到2018年底,全市商品房库存规模争取比2015年底减少180万平方米
广州楼市去库存方案
区划商品房库存面积去库存任务越秀区614.89海珠区17915.14荔湾区907.17天河区25221.66白云区14912.30黄埔区18914.15花都区32025.43番禺区44736.23南沙区24218.89从化区705.14增城区24919.00全市2248180
(单位:万平方米)
去杠杆目标
到2018年底,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40%
两个“确保”
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到2016年底,市属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4%的监管低要求;证券、期货机构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不低于100%,净资本/净资产不低于40%
确保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到2018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占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左右;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5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400家
降成本目标
到2016年底,为全市企业减负约705亿元,其中实施普遍性降费约63亿元、人工成本约95亿元、生产要素成本约5亿元、物流成本约4亿元、税负成本约520亿元、融资成本约18亿元
六大举措
落实中央、省涉企收费优惠措施:全面免征其余21项收费地方收入
扩大部分基金免征范围:现行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单位费率从1.5%下调至0.8%
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从20%降至12%,缴存基数上限从月平均工资的5倍降低到3倍
完善低工资调整机制:现行低工资标准调整由2年一调改为3年一调
扩大援企稳岗补贴政策实施范围:将援企稳岗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业企业
补短板目标
到2018年底,财政科技经费增加到110亿元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超3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40%
具体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28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
地铁运营里程超520公里,新建或改扩建道路运营里程180公里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
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校127所
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城乡低保标准年均提高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