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但这句俗语后面,还应再加一句:那是因为没有好工匠。
长春陶匠老马和陶艺人吕慧敏,两人的手艺都跟泥有关。在他们的手中,一堆堆不起眼的烂泥,一张张普通的彩陶泥块,经过揉捏拼粘、雕磨刻画,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
虽然都跟泥巴打交道,可老马和吕惠敏的境遇却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恪守着工匠精神,看护着自己手中的“玩意”。
陶匠老马
尘封在泡沫箱中的泥塑
“我就是没有机会很好展示自己,我这个手艺,放不下呀。”
陶匠老马,1955年生人,今年六十有一。老马叫马洪祥,从老父亲到他,捏泥人、做泥塑这门儿手艺传了两代。可老马没有自己的工作室,跟许多老手艺人一样,他在家里做活儿。关上门儿,甚至连周围的邻居也很少知道老马家屋子里藏着多少他心爱的“宝贝”。
现如今,虽然用来做陶塑的泥可以买到现成的,可老马有时候还是会用老方法,从大老远的工地或者其他一些被挖出坑的地方找土,用大丝袋子背回家上6楼,筛完洗完,放在特意缝制的布袋子里搁水泥地上“沤”。
老马的家在长春市隆礼路附近,是一栋20多年前的老房子。门口放着一个“沤泥”的布袋子。90多平方米的屋子,客厅里没有沙发,电视放在卧室,客厅厨房的位置就成了老马的工作间,简陋的木架子上摆放着几件陶塑作品。
迎记者进屋,老马拿出一本小册子,一页一页的,上面还是十多年前带了4件作品到北京一个小展览上做展示时拍的照片。老马留着这些小册子,当作礼物送人。因为包括册子上或者册子以外的太多作品,都像他曾经完成的“水浒一百单八将”一样,被封在了泡沫箱子中,用胶带缠上堆放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卧室里。
有一个多才多艺的老父亲
老马的手艺说来话长。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根儿”上寻,手艺是从老父亲那儿传下来的。
10多年前,老父亲过世了。在老马的印象中,每当回想起父亲,就是小时候父亲坐在床边“盘扣”的场景。
“我就站在床边,看着父亲坐在那儿盘扣,好长时间都不吱声,有时候盘好了又拆了重盘,像是怕时间长了不练习就忘了似的,是一种回忆,一种消遣。”坐在桌旁的老马说。
除了盘扣,当车工的父亲会做的小玩意儿还有很多,像捏泥人、蘸糖葫芦、扎花啥的,能想到的一些小玩意、老手艺,“感觉父亲拿起来都会整那么两下子。”
“父亲没有靠这些手艺养家,但是在我儿时的印象中,他在家时就总是捣鼓这些,多才多艺。”老马说,小时候学校组织去给烈士扫墓,拿着父亲给扎的花儿去,在同学当中打眼儿,别人拿的花都没有那么大、那么复杂的样儿。
泥人、泥塑这手艺,老父亲也有个师傅,姓刘。老马小时候,父亲常领着他到三马路刘师傅家玩儿。老刘头儿是背着挎包四处走的纯手艺人,他家的炕上就放着各种各样的小泥人、“扳不倒”。当时的小马看到这些小玩意儿,心里就美滋滋的,忍不住摸摸。见儿子喜欢,父亲就从刘师傅那儿学做泥人泥塑,在家琢磨自己做。
下岗了,钻研起泥塑手艺
后来,小马长大了,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兵、复员、当工人。记得那会儿是1980年,当兵复员回来,有一段时间没分配工作,他就跟着老父亲正儿八经地学做泥塑。
做泥塑,原料就是普通的黄泥。但是要想泥塑做得好,不容易干裂,捏出来手感好,一个步“沤泥”相当关键。
那会儿家家都有菜窖,地皮儿两米深以下,挖点儿深层的黄泥不是啥难题。尤其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更是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自己家菜窖抠点儿黄泥上来就够用了。
晒干、敲碎……“沤泥”前要先筛,用细眼儿的筛子反复筛,筛去杂质。或者把碎泥土倒进大缸里,加进水,就那么搅和,搅一遍等一会儿,待泥水混合物要沉淀还没完全分离的当口,把上层的泥水倒进另一个大缸里,底部剩下的渣滓倒掉。再重复一遍这个过程,搅合、等待、倒泥水、筛渣滓……两三回下来,缸里留下的就是细致的淤泥了!
把筛好的淤泥装进布口袋,挂起来“淋泥”,或放在水泥地上阴干“沤”。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大约个把月后,等到手能揉动的程度,这泥就算沤好了。
沤好的泥,放在台子上,进入下一步:练泥。就像和面一样,揉啊揉。揉的过程中,要加细碎的棉絮进去,为的是泥塑后期干燥的过程中不容易裂开,经久耐用,保存时间更长。“后来我知道还有把纸浆加里面的,这些都是泥塑能保存更久的门道儿。”老马说。这泥塑跟后来他做的陶塑是两码事,泥塑不经过高温烧制,制作过程中需要加棉絮、纸浆。而后期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塑,就不能加棉絮了。
上世纪90年代,当了二十年钳工的老马下岗了。没了工作,他开过小饭店,开过汽车修理铺粘轮胎。生意不咋好,老马就在修理部的柜台前整点儿泥塑人物。
“好像这一生就该干这个。”他说。
有一天,店里来了个开面包车的。“你这手艺好啊,能弄个青蛙吐水的形儿不?就是那种庭院里的摆件儿。”来人是帮他家老板打听的,看上了老马的手艺,想弄个泥塑模子回去照样子做一个庭院摆件。
“好啊,能成。”老马一口应承下来,2天就做出来了,还得了50元的报酬。
简易土窑和被扔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