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已经是东北地区农民备耕时期,桦甸市农业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急农民之所急,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中,做到“三早”:早布置、早安排、早动手。
截止3月30日全市81名指导员对2015年800户和2016年810户示范户全面入户,就今年的农业气象情况,结合每一户示范户的实际种植计划,逐户进行指导,帮助农民组织备耕方案,并为所有示范户发放了物化补助物资,玉米示范户每户发放可种植4.5亩地面积的玉米种子,水稻示范户发放一箱育苗和防治病虫害农药,黑木耳示范户发放了农膜和灭菌药剂。
桦甸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自2009年起已经开展八个年头。八年来,共计开展了玉米、水稻、黑木耳、贝母、林下参、林蛙和育肥牛,共7个产业的示范指导,覆盖全市15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6%,累计培育示范户6800户,带动农户十万余户。桦甸市在该项工作的做法,不仅得到农民的认可也拓展了农技人员对农民的服务领域,同时也得到了吉林省农委的肯定。
截止3月30日全市81名指导员对2015年800户和2016年810户示范户全面入户,就今年的农业气象情况,结合每一户示范户的实际种植计划,逐户进行指导,帮助农民组织备耕方案,并为所有示范户发放了物化补助物资,玉米示范户每户发放可种植4.5亩地面积的玉米种子,水稻示范户发放一箱育苗和防治病虫害农药,黑木耳示范户发放了农膜和灭菌药剂。
桦甸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自2009年起已经开展八个年头。八年来,共计开展了玉米、水稻、黑木耳、贝母、林下参、林蛙和育肥牛,共7个产业的示范指导,覆盖全市15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6%,累计培育示范户6800户,带动农户十万余户。桦甸市在该项工作的做法,不仅得到农民的认可也拓展了农技人员对农民的服务领域,同时也得到了吉林省农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