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能否弯道超车

   2016-06-14 730
导读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前几次全球工业革命的快车中国没能搭上,如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契机已经到来,面对这一机遇,美国喊出了重振制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前几次全球工业革命的快车中国没能搭上,如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契机已经到来,面对这一机遇,美国喊出了“重振制造业”口号,德国公布了“工业4.0”计划,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概念。面对各经济体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快车的抢搭局面,“中国制造2025”能否抓住机遇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呢?
中国有机会
在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新书发布会上,德国工业4.0研究院常务理事、深圳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妍娜就美国、德国和中国在现阶段制造业发展优劣势进行了横向比较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中,中国优势明显且具有“弯道超车”的实力。
她认为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核心是“互联网+制造”,在此背景下对比美德中间的实力可以发现,美国方面,虽是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者,同时也是高端制造技术的掌握者,但制造业发展空心化严重,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引领者多是IT企业,缺乏工业基础设施的落地能力。
不同于美国,德国具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同时具备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服务商、IT解决方案等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链基础,可其在互联网产业上的发展却略逊一筹。
相比之下,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毋庸置疑。被称作“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在量上具有的优势,尽管制造水平处于中低端,可从近来国内趋势来看,制造业转型中高端也是有路可循,尚不构成阻碍。
同时,中国互联网公司实力在全球也有所认可,更关键的是,与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还具备一个特的优势,即巨大的市场规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00多亿消费需求和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一数据还有可能继续增长,具有帮助中国制造业发展实现战略纵深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夏妍娜表示,“中国制造”具有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实力,并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企业将阵痛
然而,新一轮制造业革命虽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发展机会,但对诸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却是不小的挑战。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中心原主任、众创共享商业生态圈模式创建者吴霁虹指出,新生的创新型企业由于没有负担,很容易就能切入新一轮制造业发展模式之中。而诸多传统制造企业却由于有旧有模式负累,包括制造技术、设备、人员和品牌等,导致转型升级难以实现。吴霁虹认为,多数传统制造企业都很难跨过这个坎,破产会在一时间成为常态。
即使如此,吴霁虹也对上述传统制造企业提出了两点建议,她表示,如果传统制造企业仍希望全力赶上新一轮制造业革命发展,一是可以考虑将旧有生产模式下的资源尽快套现,并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互联网产业发展之中;二是选择新时代人才,从根本上改变旧有商业模式。
硅谷创客资本创始人、以色列洼地科技创始人赵胜也有相同看法。他表示,近来愈发增长的生产成本拖累中国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传统低端制造企业很难完成转型升级,不过多数传统制造企业的倒闭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而是市场借助技术进行的一轮洗牌,洗牌后的中国制造业才能赶上世界先进制造水平,并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116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