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又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工业4.0”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其核心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换言之即“互联网+制造业”,这是当前全球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正是基于对这一历史趋势的深刻认识,我省将2015年确定为全面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启动年,并在日前正式出台了《吉林省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吉林省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十大两化融合试验区、100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十大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十大数据中心、十大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等大手笔的建设规划,充分展现出省委省政府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速吉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雄心和方略。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实,我们有理由期待,吉林省固有的制造业优势,因为植入“互联网+”的奔腾之芯而得到巩固、延伸和彰显,并一飞冲天。
但我们也要看到,吉林制造要成功迈进吉林“智造”,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如超前的产业规划战略引导、大手笔的宽带基础设施投入、强大的投融资平台搭建、优良的制度环境营造等等,但这些扶持和挹注都只是基础性的和外在的,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内生活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在这场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史诗大剧中,企业角色的戏份,要远比政府重大。因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工业4.0”中的“互联网+制造业”,不是简单的加法,不是外在的要素拼接和资源组合,而是互联网与制造业内在的、有机的、“深度”的“融合”。它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质特征,不仅体现在技术设备、生产流程和产品功能上,还体现在产品创新设计、营销服务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灵敏响应上。和传统制造业的集中化、批量化、标准化、封闭化的生产模式不同,“工业4.0”是要建立一个“大规模定制高度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它用一张开放的物联网、服务网以及数据网,取消传统的行业界限,重组价值链和产业链,更加高效灵活地配置和集成生产要素,并让顾客与业务伙伴参与业务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
这种博大精深、无微不至的“互联网+”转型,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近十年来,许多传统行业企业尽管都在尝试进行互联网转型,但大都战绩惨淡,不敌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音乐、出版、影视、物流、零售、金融、电信等这些服务行业,即便是家电制造行业,小米的手机和乐视的电视,风头也大大盖过了联想、长虹这些巨头。由此可见,“互联网+”对所有的传统行业企业,包括那些久经市场考验的成功巨头,都属于需要重新学习、探索和适应的未知领域和新生事物,更何况那些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市场灵活性”本来就不够的大型制造业国企!而这恰恰是吉林制造业企业不容忽视的短板。
曾经有人悲观地认为传统企业“注定”不可能转型成功,因为它们的文化中缺乏“互联网基因”。但随着业界对众多互联网企业成功模式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越来越多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探索的成功,人们发现所谓的“互联网基因”并不神秘,也是可以复制和移植的。能否在企业运营各个环节中全面彻底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才是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
制造业企业的互联网思维,至少要体现在这几个层面自我转型:一是体制方面,要摆脱官僚主义和行政中心主义,打造以市场为中心的高效运行机制,建立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和产品快速迭代创新的决策体系;二是组织方面,要“去科层化”,打造扁平化的轻型组织;三是分配体制方面,要抛弃论资排辈和大锅饭平均主义,建立真正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四是企业文化方面,要淡化等级观念,去除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营造有利于激发基层员工创新精神的简单、平等、快乐文化氛围。只有完成上述几个主要维度的自我变革,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在这场“工业4.0”革命中,才算是跻身到了“互联网+”的时代风口,有机会与世界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