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出发,3万多辆“长客造”列车驰骋在祖国大江南北的铁路线上。
从这里出发,5700辆“长客车”驶出了国门,成为“中国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
长春制造,同样是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门类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涵盖装备制造业7大门类。
规模大。全行业企业达2615户,规模以上企业185户。
发展快。2014年长春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612亿元,增幅17%,这其中,轨道装备制造业年产值已达336亿元,增幅24%。
装备强则国强。古往今来,大国博弈,博的是重器。抚今追昔,长春制造,造的是吉林工业的筋骨和脊梁。
长春制造业点多、面广,遍地开花。西南至东北,是长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轴线。记者沿着主轴线,从高新区到绿园区、从经开区到双阳区、从长东北到净月区,马不停蹄地采访,虽只是管中窥豹,然而,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长春装备制造业向“智造”迈进,向“高端”升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承接产业转型的思路清晰呈现。
先发“制”人 百舸争流,向“集群”发力
“正在装配的是目前先进的车型,是为北京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等各大铁路局生产的动车。从2010年到现在,我们车间一直是满负荷生产,忙个不停。”长客高速车组装车间党支部书记李欣向记者介绍说。
虽是生产车间,却纤尘不染,绿色通道上连个脚印都看不见。关键工序实名制操作,整个流程采取标准化生产,1300多个工人在77个台位上忙碌着,井然有序。记者登上组装台,放眼望去,77节动车车体,一片银白,把偌大的组装车间挤得满满当当。
“当时,习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讲的话。”在笑脸墙前,长客党委副书记牛得田停下了脚步,虽然过去103天了,但是提起总书记视察长客时对企业的关怀和嘱托,牛得田依然心绪激动。
打开播放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话语再次响起:“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一年之内,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亲临长客,这是企业的无尚光荣,这更是对长春制造业的巨大鼓舞。
“长春制造”在全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五”、“二五”时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相继在长春兴建了长客、机车、柴油机、拖拉机、东北光学仪器、材料试验机等一批国有企业,奠定了长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构建了长春工业的骨架。
60多年砥砺前行,而今,长春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核心,以成套装备制造、专用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尤其是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行业的旗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高地,撑起长春制造的半壁江山。
寒意渐浓,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建设热度不减。机声轰轰、钢花四溅,长客装备一期高速动车组检修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轨道客车零配件产业园区项目一期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6户企业抢先入驻;长客股份环线内厂区项目即将开工……
“高铁出海”、“退区进园”。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长春西北,17.9平方公里成为一片激情创业的热土。2012年7月,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一路高歌猛进,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迈入发展又一春。
从铝锭到减振器盖,只需3秒!咣当、咣当声中,一天得生产多个减振器盖呀?!在吉林通用公司采访,“打造全球性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的气魄扑面而来。
气魄何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吉林通用公司不仅生产汽车零部件,更能制造出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数控机床。全自动化生产模式,大批自主研发装备的投入使用,正迅速提升着企业的全球竞争实力。
“发展汽车零部件必须靠规模取胜。不形成规模,就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掌控话语权。”刚刚从英国考察回国的董事长李吉宝信心百倍。
虽然贴着老企业和传统产业两个标签,虽然亮出的是“上规模”的老底牌,可是,吉林通用公司在做大做强征程中,却频出“新”招,做足了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大文章。吉通公司研发生产的数控机床,不仅将传统的车、钳、铣、铆、电等工种一网打尽,而且,按需所“制”,物美价廉,一举突破了“打造全球性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的成本瓶颈。
在轨道交通装备的领跑下,长春成套装备制造、专用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次第开花,特色突显,集群效益绽现。目前,已有50多户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在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安家落户。九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园“长势”良好,长拖、中机北方、格瑞特农机、华硕农机等陆续开工。
出“奇”制胜 鹰击长空,向“高端”迈进
轨道交通装备是旗帜,成套装备就是长春制造的尖兵。
10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经开区常德路。眼前的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看上去毫不起眼,走进去,却光彩夺目。
规模不大的生产车间里,同时生产着天窗类、座椅类、汽车电子类,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7种非标准自动化设备。
这些设备卖给谁?答案让记者眼前一亮:伟巴斯特、德国大众、德国奥迪……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都是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军者。
这两天,伟巴斯特业务代表和米其林轮胎亚洲总裁相继来到长春合心公司洽谈合作,频频与“大腕”攀高结贵,有啥过人之处?
交钥匙工程!这是标志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新标准。
只要客户提出需要,长春合心公司就提供研发、设计、制造、土建施工、安装和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而这其中核心是按需定制,自主研发。
以前,天窗玻璃一直是单面磨边,费时费力,长春合心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关,研发、设计、生产出正反双面磨边的成套设备,受到各大汽车生产商的追捧,这不,一次就拿到18台订单。目前,汽车天窗系统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是长春合心公司的王牌,技术世界领先。
“门口这些计时器是发给罗马尼亚的,那边的是给墨西哥的。”公司副总刘然指着包装好的设备说。
不起眼的车间,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是国外大汽车生产商的“座上宾”,产品出口多个国家。长春制造,真可谓藏龙卧虎,出“奇”制胜。
装备制造核心技术是王道。手中只有握有这张王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与国外大企业分庭抗礼。
在长春合心公司的走廊,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类奖状、证书,这其中28个专利证书,记录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轨迹。
创新型企业,研发中心是标配。而长客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疑是标配中的“高配”。
1.5万平方米的试验室,正在做14个大型试验。这其中,转向架参数设定试验台,含金量高。它是长客人自主研发的,一改过去仿真分析方法,采用世界创的动态测验。把长客生产的转向架放到试验台上,通过动力学试验,动车的车体强度,能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能够承受多大压力、拉力和扭转力一目了然。目标只有一个,打造安全的长客动车。
“地上跑的”长春制造令人瞩目,其实,“天上飞的”长春也亮点闪现。
200多技术工人、106台数控机床,车间里一派忙碌。正在生产的某型零部件,是给某型直升机配套的核心部件。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附机,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以飞机液压、燃油、气压系统控制附件等设计、研制、生产基地和定点厂。
虽是多品种、小批量,然而,带着“科技创新”的基因,跟飞机“沾亲带故”,使得每个零部件都显得庄严而神秘。2010年,该公司作为XX发动机生产定型工程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截至2014年底,公司已获得26项专利。
引进、消化、吸收,在实现赶超的征程中,长春的装备企业笃定“创新”理念,默默坚守,向“智造”转型,向“高端”升级,一步步缩短着从长春大制造到长春强制造的距离。
“制”者千里 鱼翔浅底,向“走出去”迅跑
18个国家和地区,5700辆客车, 60亿美元,这是1995年以来,长客“走出去”的成绩单。
30余个重点项目;高速动车组、普通客车、地铁和轻轨等车型全覆盖;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巴西、阿根廷、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遍布五大洲;出口成交额约15亿美元,这是2015年,长客“走出去”的规划图。
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长春制造走出了国门,蹄疾步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多点数字化成形装置、高柔性拉伸成形机、纯水制备系统、双色液位计……除了耳熟能详的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和城轨车,长春市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名单里写有上千多种产品。
这其中,长客股份公司产品占鳌头,占全市装备工业出口的90%以上,是国内出口创汇多的轨道客车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年出口成交额在5到8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和能力。
这其中,光电装备在长春制造“走出去”的大军中,虽是新兵,却透着“小字辈”有大作为的劲头。犹其是光显示、光电器件及材料和光电仪器仪表与设备这三个领域,着“高科技”的王冠,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你争我赶,力争上游。
“走出去”的不仅是产品,长春制造演绎更多精彩。
2012年,长春合心公司研发、设计、生产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现在还在德国奥迪白车身生产线上服役。能把设备卖到制造业发达的德国已让人喜出望外,更人大喜过望的是,今年7月,长春合心公司并购了德国GRG集团。
德国GRG集团知道的人不多,可是它的客户个个赫赫有名: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一汽、博世、双立人刀具等。这是吉林省例民营企业对德国企业的并购。
长客股份在伊朗德黑兰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及维修地铁和双客;在美国、马来西亚、阿根廷、土尔其、泰国曼谷和香港分别成立了合资公司和香港子公司,以进一步开拓市场。
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已成功收购(参股)4家国外企业目前,不仅是奥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中国)的核心供应商,还为宝马、奔驰等中高端主机厂提供产品。吉通的一个个目标是到2016年,完成100亿产业布局,建立全球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研发和生产基地……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在‘中国制造2025’旗帜的指引下,长春装备制造要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向高端转型升级,打造长春制造新形象。”长春市副市长白绪贵如是说。
长春市“十三五”装备制备业发展规划目标锁定——打造千亿级产业。
号角再次吹响,目标催人奋进。
60年岁月更迭,长春制造矢志不渝:制造强市,强势制造。
胸怀“制造2025”,长春制造心存高远:以我为主,装备中国!